第三章 中国元典时代

第三章 中国元典时代

ID:12026602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5

第三章  中国元典时代_第1页
第三章  中国元典时代_第2页
第三章  中国元典时代_第3页
第三章  中国元典时代_第4页
第三章  中国元典时代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 中国元典时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中国文化的元典时代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变革背景二、士的兴起三、先秦诸子各家理论四、竹简与帛书五、先秦的民本思想六、春秋战国时期多元文化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变革背景1、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春秋时期奴隶制渐渐瓦解,封建制渐渐出现,春秋末年,进入战国时期,封建制基本确立。⑴铁器的大量使用,生产力提高⑵井田制崩溃,私田出现⑶生产关系发生改变2、诸侯群雄,割据争霸⑴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⑵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司马迁: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

2、大的几个。3、宗法制解体,礼乐文明衰落⑴世袭社会向官僚社会过渡⑵礼制的废止和礼制的下移,即使用者身份等级界限的打破。结果:宗周一元化文化体系的离析,多元文化产生;各学科开始独立分化,并与社会变革后的新时代相表里。二、士的兴起1、巫、史、祝、卜特点:是商周时期官府中第一批把持“官学”的较正式的文化人。从事卜筮、祭祀、书史、星历、教育、医药等文化活动,并参与政治。2、士的产生⑴王纲解纽,宗法衰落⑵文化官员周游列国,学术下移⑶王管之学(官学)转为百家之学(私学)3、士的特点⑴胸怀远大,以天下为己任⑵政治参与意识强烈⑶道德自律严格三、先秦诸子各家理论1、儒家:“礼”、“仁”、“中庸”代表人物

3、:孔子、孟子、荀子孔子思想和学说载于——《论语》孟子思想和学说载于——《孟子》荀子思想和学说载于——《荀子》孔子简介: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重“礼”与“仁”,其思想及学说收录由弟子编纂的《论语》中。⑴礼“克己复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学礼,无以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⑵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而不仁,如礼何?”、“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⑶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即做事既不能

4、“过”,也不能“及”,而要合乎“中”。周礼原则性很强,如果没有原则性的调和,八面玲珑,四面讨好,没有是非,孔子叫“乡愿”认为“乡原,德之贼也”2、墨家:“兼爱”、“非攻”、“尚同”、“节用”代表人物:墨子墨子思想和学说载于——《墨子》墨子简介: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战国时鲁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有《墨子》一书传世,与儒家并称“显学”。⑴兼爱“兼相爱,交相利”、“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⑵非攻反对兼并战争,反映了人民要求过和平安定生活的愿望。⑶

5、尚同“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要求建立自上而下严格的统治制度,由下而上逐级逐层绝对服从统治。⑷节用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尤其是大起宫室台榭,大搞钟鼓琴瑟之声,提倡厚葬、久葬等。3、道家:“无为”、“自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老子思想和学说载于——《老子》庄子思想和学说载于——《庄子》老子简介:公元前600年—前470年,名耳,又名老聃,字摐,楚国苦县(今安徽涡阳)人,春秋末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和“自然”,其思想辑入《老子》(又名《道德经》)中。⑴“无为”“无

6、为而不无为”、“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清静自守,以“道”修身,达到“合于道”的理想境界,达到这种理想境界便无所不能为。⑵“自然”“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当宇宙尚未形成,万物不会存在,称“无”;宇宙形成后,称“有”。“万物”由“有”所衍生,而“有”从“无”所衍生,天下万物均起於“有”而终於“无”。4、法家:“法治”、“专制”代表人物:韩非子韩非自思想和学说载于——《韩非子》韩非子简介: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战国韩国(今河南省新郑)公子,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法

7、治”、“专制”。其著作由后人辑集成《韩非子》。⑴“法治”宣扬用法(政令)、术(策略)、势(权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认为治国必须用“法”,而不能用“仁”。⑵“专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封建国家,并提出一系列的法家政策。中华文化元典——《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初步建立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公理体系和思维模式。四、竹简与帛书1、简帛文献:书写在竹(木)简、缣帛上的古代文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