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拜物教理论下当前社会拜物教现象的解读.pdf

马克思拜物教理论下当前社会拜物教现象的解读.pdf

ID:53909953

大小:603.0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7

马克思拜物教理论下当前社会拜物教现象的解读.pdf_第1页
马克思拜物教理论下当前社会拜物教现象的解读.pdf_第2页
马克思拜物教理论下当前社会拜物教现象的解读.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拜物教理论下当前社会拜物教现象的解读.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5年第5期理论观察No.5,2015(总第107期)TheoreticObservationSerialNo.107马克思拜物教理论下当前社会拜物教现象的解读王方(天津理工大学政法学院,天津300384)[摘要]马克思拜物教理论为人们对异化的认知、人与人社会关系的解读提供了理论依据。面对我国当前社会存在的诸如符号拜物教、空间拜物教、媒体拜物教等拜物教新现象,以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为基础对其进行具体阐释,明确其本质,分析其产生原因,继而提出以提升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准、用主导文化引领多元社会思潮、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等来铲除拜物教产生的土壤,

2、以期消除我国当前社会存在的拜物教现象和意识,实现国家的先进建设和健康发展。[关键词]拜物教;异化;物象化[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5)05—0010—02一、马克思拜物教理论概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没有完全超越“物的依赖”阶段,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四节《商品的拜物劳动过程仍然是物的生产过程。所以,马克思拜物教的理论教性质及其秘密》中分析了“商品拜物教”,接着在第二章本质和理论批判,对我国拜物教现象的分析提供着理论依《交换过程》中提出“货币拜物教”,又在第三卷第四十八章据。观照

3、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着与马克思拜物教理论同质性《三位一体的公式》中揭示了“资本拜物教”,至此,马克思以的拜物教现象,诸如符号拜物教、空间拜物教、媒体拜物教、层层递升的物神现象分析,形成了系统的拜物教理论。权力拜物教、法律拜物教等。本文就前三种拜物教现象加以“拜物教”源于宗教,是把某种物当做神来尊敬和顶礼阐释。膜拜的原始宗教信仰形式,实质是人们对现实社会的一种(一)符号拜物教错误反映。马克思借用“拜物教”来揭示隐藏于资本主义商符号拜物教将“符号”奉为至高无上。当前社会实属消品经济中的秘密,纠正人们狂热崇拜物象的歪曲观念。商品费社会,人们的消费

4、热情极度高涨,特别是对奢华、高档商拜物教,即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商品以物的形式掩盖品极度“倾慕”。反观此种反常态的行为,消费者看重的并不了蕴含其中的人的劳动,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通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它们的实际用途,而是商品自身携带过物与物的交换关系表现出来,形成人们对物的盲目追求。的“符号”,关注此种“符号”所表征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价值。货币产生后,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能够与一切商品进行如被消费者“爱疯”的iphone电话,自问世以来就被消费者交换,这样,货币就进一步以物的形式掩盖了蕴含于商品中热捧,最新产品iphone6更是引

5、起了我国消费者的“轰动”,的人类劳动,造成人们对货币的顶礼膜拜,形成货币拜物“肾6”即是对青年“果粉”们疯狂追逐苹果6的戏称,为了教。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货币、劳动力发展为资本,资一部移动电话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器官相交换。事实上,人们本以更耀眼的形式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深埋于资本这一物迷恋的并不是作为通信工具的一部移动电话,而是将苹果象化的关系之下,货币拜物教自然就升级为资本拜物教。故产品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消费者以拥有苹果产品而获得而,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认为,在商品经济中人与人的社会一种“苹果身份”的认同和满足。如此,在符号化的时代,

6、人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力关系,被颠倒地表现为物、货们将对商品使用价值的需求扭曲为对其背后所表征的“符币、资本之间的关系,本来由人们劳动生产出来的物、货币、号”的顶礼膜拜,追逐“符号”寄予人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资本,反过来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在事实上控制着人本义,商品拜物教在当今的消费社会已演绎为符号拜物教。身,使主客体发生异化,形成一个“着了魔的、倒立的世界”。(二)空间拜物教二、当前社会几种新型拜物教的具体阐释空间拜物教是将空间作为人们追逐的价值轴心。社会由于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我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空间的状态也发生着转换

7、,由游牧时期“流动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也同样存在着拜物教现象;另外,我国的自然空间”,到农业时期“固定的弱人化自然空间”,再到[收稿日期]2015—04—12[作者简介]王方(1990—)女,河南洛阳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10—工商业时期“固定与流动结合的弱人化空间”,最后发展至第二,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拜物教的新形态表现无不目前城市社会的“高密度复杂流动性的人化空间”。这一空受到当前社会多元思潮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间状态的历史转换,表明自然空间逐渐走向人化空间,且成及互联网的全球覆盖,带来了文化

8、的开放与交流,多种社会为人与空间关系的主要趋向,人类日益由自身的主观能动思潮和主义流入中国,影响着我国社会。这其中就不乏与拜性来改造、再造自然空间以满足自身需要。反观当前社会,物教思想密切关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