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教学案例——.doc

课外阅读教学案例——.doc

ID:53836477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8

课外阅读教学案例——.doc_第1页
课外阅读教学案例——.doc_第2页
课外阅读教学案例——.doc_第3页
课外阅读教学案例——.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课外阅读教学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教学案例教学目的:1、通过第六单元课文主题学习,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爱的教育,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2、通过交流《爱的教育》,激发学生读书兴趣。3、在交流中懂得关爱别人,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受到爱的教育。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第六单元所学的几篇文章,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谁?为什么?2、第六单元所学的几篇文章,哪个场景最能打动你?说说你的理由。3、揭示课题——《爱的教育》二、简介相关内容1、交流作者。2、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三、走

2、进人物角色1、在这本书中,作者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你们读了这本书,认识了哪些人?2、我来看看谁认识的人物多,全班交流。3、书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同桌交流。4、指名交流。四、印象最深的故事1、在这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身上发生了很多平凡而伟大的故事,在书中100多个小故事中,哪一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课前已写读后感,做了阅读卡)2、全班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五、交流精彩片段。1、(课件出示)学生讲述最感动自己的片段。2、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引导学生还可从内容想开去。六、

3、总结1、从这些人和事中,你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2、老师总结。也许以前我们还不知道爱究竟是什么?我想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大家心中已经找到了答案。爱无处不在,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给予,懂得去回报爱!教后反思:《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每个家庭,每个教师、每个学生必备的良书,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全书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在那一百个平凡的故事中近乎完美地体现了亲子之情、师生之情、朋友之情、同学之情……那洋溢着爱的故事情感力量确实很伟大,处处体现着一种人性的光辉。为了推进课外阅读,结合第六单元

4、以“爱的教育”为主题的语文学习,这次推荐学生和家长课外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接受爱的熏陶和教育。在教学时,我先立足本单元内容,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其实是为了让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课文的方法,希望所有的同学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都能参与到这次阅读分享中来。接着引导学生以读引读,通过分析书中人物性格,回顾经典片段,发表各自独特的观点等等。由于大部分同学在课前已经认真看完了这本书,并做了一些读书笔记,做了一些阅读卡,所以他们在课堂上都表现得非常自信,积极参与读书交流活动,课堂上那种品书的氛围也就

5、越来越浓。有些同学还能从这本书中的故事联想到当今社会上的一些好人好事,当周家禾把广州黄衣男子周冲单手托举一名被卡在防盗网的三岁小孩被人们称为托举哥的故事时,全班马上就炸开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说开了。有的想到了最美的乡村教师,有的想到了肇庆最美的司机,甚至想到了汶川地震中的一些感人场面……想不到学生知道得这么多,简直出乎我的意料,但接下来更让我感到惊讶是,思维一向活跃的张慈芮随口而出说出了广州小悦悦的不幸事情,说实在的我当时停在那里有五秒钟之久,不知怎么接上她的话题,同学们也面面相觑。突然,我一下子豁然

6、开朗,这样正反对比不正好可以深化本节课的主题吗?于是我缓缓地说:“小悦悦的事件发生后,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反思。你看,刚才同学们讲的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不正说明了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富有爱心的人吗?我相信只要我们人人都付出一点爱,小悦悦的悲剧绝不会在我们身边重演。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爆发出一片热烈的掌声。这节课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参与,这跟课前的准备有很大的关系。课前我不但要求学生读《爱的教育》这本书,还发动家长一起跟孩子读,由于学生课外认真读了,对书中的故事和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课堂上大家都有话可说,有

7、感而发。同时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还引导学生看了感动中国的颁奖视频;并建议孩子与家长动手在网络上搜集当今社会的一些感人事迹;还带领学生在网上观看了《极速救援》这部电影。最后我指导学生通过做读书卡,写读书笔记进一步感受爱的教育。由于把课外读书活动渗透在孩子的每一个学习活动中,所以课堂上孩子交流汇报都能引起其他同学的共鸣,进行思维的碰撞,真正在品书,从这里可以看出前置性学习是多么重要。这节课我深有感触的是课外阅读课内展示一定要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和小组合作的作用,引领孩子在书海中遨游。同时要及时掌握孩子读

8、书的进度,了解他们读书的情况。还要指导他们采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展示汇报自己的读书成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读有所获,读有所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