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825601
大小:14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7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设计者:临安市三口小学程旭远【教材分析】《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二课。是在学生提出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多种解释下,提供了有关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史料,让学生继续研究昼夜交替的原因。重点介绍托勒密和哥白尼的观点学说——“地心说”和“日心说”。选择性地提供了两种学说的一些主要观点。通过比较他们的异同,对第一课中的几种解释进行合理的排除。教材难点是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他们的主要观点和证据,还要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科学
2、研究的态度。【学情分析】这是一群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大多十岁左右。这群孩子正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他们对新生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理,思维方式已经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这个年级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强,接受能力强。他们具有简单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对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具有初步的了解,但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还有欠缺。【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及其内容。2、认识到对同一种现象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及运动的历史,分析、借鉴、批判其中的观点。情感态度价值观:
3、1、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2、认识到科学是发展的,科学知识是长期探究、不断修正的结果。3、培养愿意与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是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难点是认识“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异同,以及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设计设计意图5分钟9分钟一、谈话导入1、老师第一次给同学们上课,心里非常高兴,但对大家不是太熟悉,我们认识一下好吗?上前握住一位同学的手,你好,你叫什么名字,你家住在哪儿?范围能再大一些吗?(地球)转向另一位同学,而后转向大家,问同一问题。2、我们的家都住在地球,看来我们是一家人
4、了,我们还陌生吗?对于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人类一直充满了好奇,这节课我们就沿着他们的足迹,一同去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板书课题,齐读)二、认识“地心说”“日心说”两种观点师: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历史上有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说,即“地心说”和“日心说”。 (一)认识“地心说”1、出示“地心说”示意图,说说你从图中都可以知道些什么观点,生说师板书。2、播放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心说。3、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昼夜交替现象,你认为以地心说的观点,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吗?4、同学们,科学讲求的是证据,到底能不能,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证明。学生模拟实验:一人为地球,一人
5、为太阳,5、学生实验活动以你的家在哪里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扩大范围来说,让学生最终说出“地球”,这一做法不仅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很自然地导入新课,可谓一举两得。9分钟7分钟8分钟2分钟6、请一组同学上台演示,其他学生再观察一次。(二)认识“日心说”1、在当时,地心说被大家所认可,以你现在所知,你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你能推翻它吗?请说出理由。引出“日心说”。2、出示“日心说”示意图,说说日心说有哪些观点,生说师板书3、播放视频,加深了解。4、提问:你认为以日心说的观点,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吗?(三)比较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异同1、两种观点都能产生昼夜交替现
6、象,我们先来看看它们的异同。请阅读书本第75-76页的内容,思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学生自行阅读思考3、学生汇报交流。4、提问:两种观点都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哪种学说更科学,更合理?5、通过现在的学习,对于上节课中的几种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你觉得有哪些是可以排除的?说明理由。三、质疑“日心说”提出新观点1、相对于地心说的观点,日心说更好地解释了昼夜交替现象,更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但日心说的所有观点都是正确的吗?2、学生讨论3、同学们可以针对“日心说”的一个观点进行挑战,并确定你们自己的观点。你准备怎样来证明你的观点是否正确?四、总结延伸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
7、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手脑并用,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科学概念的建构不是一步到位的,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或推翻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科学正是这样,基于现象提出一个观点,进行质疑和验证,做出修正以后,会有新的观点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