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生存、道德保全和道统传承——明清之际遗民文人的人生困境和文化选择-论文.pdf

个体生存、道德保全和道统传承——明清之际遗民文人的人生困境和文化选择-论文.pdf

ID:53759721

大小:552.92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4

个体生存、道德保全和道统传承——明清之际遗民文人的人生困境和文化选择-论文.pdf_第1页
个体生存、道德保全和道统传承——明清之际遗民文人的人生困境和文化选择-论文.pdf_第2页
个体生存、道德保全和道统传承——明清之际遗民文人的人生困境和文化选择-论文.pdf_第3页
个体生存、道德保全和道统传承——明清之际遗民文人的人生困境和文化选择-论文.pdf_第4页
个体生存、道德保全和道统传承——明清之际遗民文人的人生困境和文化选择-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个体生存、道德保全和道统传承——明清之际遗民文人的人生困境和文化选择-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6卷第l期临沂大学学报2014年O2月VOl_36No.1JOURNALOFLINYIUNIVERSITYFeb.2014个体生存、道德保全和道统传承一明清之际遗民文人的人生困境和文化选择李明军(临沂大学文学院,山东临沂276005)摘要:明朝灭亡后,由于生存困境和思想矛盾.遗民文人的出入选择变得更为艰难。个体生存和道义坚守的矛盾表现为文化选择的困惑,比较典型的是屈大均的逃禅和归儒.归庄、傅山、吴嘉纪等人在生存困境中对不朽信念的坚执。以传统儒家精神为内核的道统成为文人精神世界的支撑顾炎武希望以名教挽救世风.黄宗羲以私欲对抗腐败衰朽的君主制.恢复道统至高无上的地位

2、。王夫之将道统置于治统之上。清初儒家风雅诗学的复兴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上关键词:个体生存;道德人格:道统:文化选择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6051(2014)01.0111—07传统儒家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说,而后世“荷衣箨冠,甘作种瓜叟”、“韦布介士,负薪拾穗”将之转换为对王朝君主的忠诚.每至改朝换代之等类型。f3](附录)张自烈于《复陆县圃书》中云:“心苟际.士大夫皆无可避免地要经受道德人格的考验.同.迹不必皆同。使尽如土室之离母.寝车之不蹈殉节尽忠被视为道德的最高实践.退而求其次.则地.诈盲之不见妻,识者必谓之固。必非避乱守身

3、隐遁山林.以求得道德与生命的同时保全。然朝代之正”[4](卷9】由于谋生之艰难.真正的隐居需要坚之频繁更易.实为一家一姓对天下财富的争夺.或强的毅力和面对贫困的勇气即使是不与新朝合有追求世俗功利者或达观士人参透其中玄机.于作的汉族士人.亦多以游幕维持生计.而所游之幕是有忠臣无殉节者,如后世赵翼论六朝云:“自汉主.或为所谓的贰臣.或为仕于异朝的新贵坚守魏易姓以来.胜国之臣.即为兴朝佐命.久已习为气节的文人方文表示.或仕或隐.皆为个体的自由固然。其视国家禅代,一若无事而已,且转借为迁选择.虽有高下之分,而与善恶无涉官受赏之资”[】(《I:亥余丛。考‘六朝忠无殉节者》)然

4、异族入主中一原.又与中原朝代更替有所不同。不开化的蛮夷既、“归儒”:屈大均的文化人格与诗学选择被视为文明的对立面.而其入主中原又往往大肆屈大均在明清易代之际的举动.尤可见士人杀戮.不仅使百姓有生命之忧.更使士人有道统断文化选择的困惑。屈大均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绝之患所以在明清易代之际.浸淫于儒家文化中介子,后改名大均,又号骚余,其解释改名之意云:的士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有着更多的矛盾“予为三闾之子姓,学其人,又学其文。以大均为名和困惑困惑源于几条道路的选择.而抉择的艰难者.思光大其能兼风雅之辞与争光日月之志也”[51缘于思想理念和生存的困境受以心学为代表的(《

5、翁L『文外》卷5】其自述其人生经历云:“予二十有二而学启蒙思想的影响.由明入清的士人对出与处有了禅,既又学玄。年三十而始知其非,乃尽弃之.复从新的理解。归庄《历代遗民录序》分遗民为“已仕”、事于吾儒”is1((翁文外》卷《归儒说∞清兵南下.广州城陷“未仕”两类【】(卷,黄容《明遗民录》序言将遗民分落时.十七岁的屈大均随家迁回沙亭.参加了抗击为“深潜岩穴.餐菊饮兰”、“蜗庐土室.偃仰啸歌”、清兵的斗争,失败后削发为僧,法名今种。屈大均收稿日期:2013-09.28作者简介:李明军(1969一),男,山东郯城人,临沂大学教授,博士。的《死庵铭》可见其逃禅之矛盾彷徨:“天

6、死吾身,道.不欲终其身于草野”[5诗外》卷《自作衣冠冢志铭》)其吾将生之:天生我心,吾将死之。欲生其身,须死其所谓的“依时而出”、“行先圣之道”,与其好友朱彝心:心生于死,身死于生。夫能如是,是之谓能生能尊、王士祯的理解当有相通之处屈大均于《生圹死之至人”【5](《翁》卷)屈大均言其削发之原因自志》中总结一生,感慨云:“所恶有甚于死者,而云:“盖有故而逃焉,予之不得已也”翁LL『文外》卷)其吾不能失其所恶:所欲有甚于生者.吾不能得其所所谓“不得已”.实为儒家所张扬的忠义与求生本欲。则今日之得全首领.以归之于父母之前.是岂能之间的张力大均之幸也!”_51(《翁诗外》卷

7、)这也是许多明朝遗民的屈大均遵从其父之告诫.于有甚于春秋的乱共同感叹.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现实世界的眷恋.以世洁身而存大伦不仕于异朝.一向为固守儒家伦及重整道统而流芳百世的人生理想或梦幻.使遗理的士人表达忠诚的形式.而如屈原投江殉国者民采取了较为温和的反抗方式.最终向新朝妥协绝少,虽如全祖望所云.“士之报国,原自各有分屈大均思想所存在的矛盾.实源于其现实人限.未尝盖以一死期之”【6_(丹66《移明史馆帖子矾.而以死殉生困境。屈大均早年崇儒,逃禅后外释而内儒,后国确为忠诚最高形式之表现。在《汪贞妇传》中,屈终于抛弃袈裟回归儒学。他在《归儒说》中比较儒大均将贞妇与忠臣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