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课堂深度思维的几点思考.pdf

提高学生课堂深度思维的几点思考.pdf

ID:53730696

大小:180.9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0

提高学生课堂深度思维的几点思考.pdf_第1页
提高学生课堂深度思维的几点思考.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提高学生课堂深度思维的几点思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提高学生几点思考■姜文敏摘要:近日在听青年教师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一课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等,这些内容学生一时还难以探究.时,青年教师的教学节奏如行云流水,学生积极配合,回答问题那么,我们可以转变学习方式,运用逆向思维,先把展开后的图也是一丝不差.但在这样流畅的教学过程中,总感到有一丝不形交给学生,再让学生来倒推圆柱的侧面可以怎样展开,可以得妥,学生的思维是否简单了一些,其实学生大多已知道了长方到什么图形,展开的图形间又有什么联系.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师对于长方形周长的引导、操作过程感

2、三、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艺术是保证觉是可有可无的,并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起到促进作用,学生思我们以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为例,看两位教师在课维活动很浅显,没有深度思维参与其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堂上如何发挥指导艺术.当教师教学完小猴分饼的故事后,得到到课堂教学当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参与,真的很重要.了大兄弟分得了1/4,二兄弟分得了2/8,三兄弟分得了3/12以关键词:深度思维;课堂;转变后,两位教师做了不同的处理.一、教材的深层把握是基础教师甲:在学生说出三兄弟分得一样多以后,作为一名教师

3、,一定要深度把握教材,不能只是就本节课设问:观察这三个分数,发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的教材来定教学内容,而是要从教材的全局观和教材的实质内继续引导: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分数的大小才不变涵来研究教材,古语说的好,给学生的一碗水,教师应该有一桶呢?学生先从左往右观察这个等式,再从右往左观察这个等式,水.看看能发现什么规律.(以下直接引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1.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应有全局观,才能正确把握教材的前教师乙:在学生说出三兄弟分得一样多以后,后联系和教学目标.例如,《可能性》这样的教学在二

4、至六年级教师设问:为什么会同样多呢,学生可是以利用手边的学具的上册都有安排,对于每个年级可能性教学的侧重点是什么,自己去寻找答案.教师是否都能一一把握.(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后交流)我们只有对教材有了全局性的把握,才能做到合理设计教生1:利用三条一样长的线段表示三个饼,在线段上表示出学内容,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三个分数,从图中发现三个兄弟分到得饼是一样多深度思维.生2:利用三张大小一样的纸表示三个饼,纸上画出三个分2.把握了教材的体系,可以说是对教材进行了纵向的理解,

5、数,从图中发现三个兄弟分到的饼是一样多.我们还需对教材进行内涵的挖掘,如本课的教学难道只为了让教师到此并不满足:学生通过动手,找到了猴妈妈合理分饼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只是会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而的秘密,请学生利用手边的学具,你们还能创造出一组相等的分已.其实,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制定出数吗?知识的目标,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能力目标,通过周长的学习,我(小组活动后交流)们可以提高学生什么样的能力,能有什么样的收获,这才是我小组1:我们把4支铅笔平均分成两份,每份的2支铅笔是们教师

6、应该多加关注的.这4支铅笔的1/2,如果把4支铅笔平均分成4份,那么2支就二、例题的巧妙设计是着力点是这4支铅笔的2/4,所以1/2=2/4.想要激活学生的深度思维,好的例题是成功引发学生探究小组2:我们班36人,平均分成4组,每组的9个学生是全的基础.一个例题可以让学生在平静的湖面泛舟徜徉;同样的班学生的9/36,也是全班学生的1/4,所以9/36=1/4..也可以让学生穿行于崇山峻岭,戈壁险滩.作为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风平浪静的湖面不会是学生深度思维发展的基础,只师:你们都发现了什么?有波涛

7、汹涌的大海才是激发学生深度思维的训练场.生1:每个分数都有无数个与它相等的分数.三、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关键生2:只要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的有规律,分数的大小就课改已经有10年了,我们一直在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转不变.生3:其实与“商不变规律”差不多,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变.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体验学习的过程,能够深时扩大和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入参与到学习中来.如果让孩子自己直接去推想圆柱的侧面展开的情况,学生(下转第96页)的思维肯定不够宽广,如侧面展开成平行四边形,展开的

8、长方(5)(86x10)×(75×100)=创设一种“猜想”学习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去理清知识的来龙去(6)(86×3)×(75÷3)=脉.要求:先计算,小组再交流.总之,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师:把这六道算式和原来算式比较一下,发生了什么变化?展的过程.教师必须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讲求策略,“紧密联生:有的算式积发生了变化,有的算式积没有变化.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利用师:它们的积为什么有的变化?你能发现什么?(把发现的兴趣的迁移原理,创设生动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