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717107
大小:1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6
《让操作成为学生的需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操作成为学生的需要——《进位加法》案例与反思案例: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小小图书馆》(进位加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算式:28+4=,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计算。为了促成学生算法的多样化,课前教师给每个学习小组都准备了小棒和模块等学具。在学生自主探索之前,教师特意嘱咐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再列式计算。在全班交流时,教师也有意先让学生借助实物投影边摆学具边介绍想法,再交流口算或列式计算的方法。学生有介绍用小棒摆的,有介绍用模块摆的,有介绍口算和列竖式计算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执教老师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课后,我随机访谈了5名学生。师:不摆学具,你会列式计算吗
2、?生:会。师:你能讲清这样算的道理吗?这几名学生都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师:那你为什么还要去摆学具呢?生:上课前老师给我们发了小棒和模块,课堂上肯定要用这些东西。另外,老师也要求我们先摆一摆,再计算。反思:上述学生的反馈触发了我的思考。我们的学生是“聪明”的,他们对教师提供学具的目的心知肚明,于是积极地“配合”教师。这样的活动表面上热火朝天,事实上学生只是在按照教师的“指令”去操作,并没有真正投入到学习和思考之中。那么,这节课究竟需不需要使用学具呢?怎样让学生产生使用学具的需要呢?这就促使我重新考虑教师的教学设计。虽然教师试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激励算法多样化,
3、可实际上呢?教师怕学生不使用模块,不去摆小棒,于是就给学生准备了小棒、模块,因为教材上出现了摆小棒的方法、摆模块的方法,教师就是想让学生表现出教材上的方法。教学时,教师还特意嘱咐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再列式算出结果,目的同样如此。由于用学具摆和直接算的算理是相通的,通过摆弄直观的学具,确实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算理的理解,这也是教材中呈现“摆一摆”方法的缘由。但是,从教学实践和课后访谈来看,学生对于加减计算,更多思考的是怎样直接计算而不是去使用学具,大多数学生并没有使用学具的需要,动手操作并没有真正为数学思考服务。我认为,在学生自主探索前,教师没有必要强求学生先摆一
4、摆学具再列式计算,应该允许学生直接列式计算。在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可以通过追问等方式让学生思考这样算的道理,或者说这样算对不对,这就要求学生来解释算理,这是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学生“口欲言而不能”之时,正是教师引导学生产生使用学具需要的良机:“能不能想办法来帮自己说清楚?”“可以用学具来摆一摆。”如果此前已经有人使用了学具,“大家可以先看看他摆一摆,然后再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对使用学具就真正有了需要,而且学具的使用也真正能为教学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体现出教材呈现的方法走过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曾提出一个“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口号
5、,它让我们更加科学地看待学与教的关系。“为学习而设计的教学”意味着不能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更要把学习与学生作为焦点,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前提,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学生只有在具有了一种内在需要,明白“为什么要学习”的时候,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这样的教学才能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我们的课堂才会因此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的欢乐与创造的快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