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可行性及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可行性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56例采用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法;B组在A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毗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法。结果患者经治疗后,A、B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血小板聚集率比较B组疗效好于A组(P0.05)o1.2方法两组患者均先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56例采用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嘱咐患者每日口服阿司匹林75mg/次;B组56例则将司匹比林与氯毗格雷治疗法联
2、用抗血小板,患者每日需阿司匹林75mg,氯毗格雷50mg,均口服并一次性用药。两组患者用药均不小于一年。嘱咐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1个月、半年、一年时空腹前往医院抽取静脉血,检测其血小板计数、聚集率(PAC)、出血率及凝血三项等指标,并观察随访其有无心血管事件、出血等状况。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高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凝血三项等指标以及有无血尿、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出血状况出现,并对其安全可行性进行评估[3]。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土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见表1。2.
3、2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后血小板聚集率比较经治疗后,A组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B组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也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出血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3讨论在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几乎参与了每个病理过程,在冠心病的发病与形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时,抗血小板治疗自然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治疗方法,通过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来破坏冠心病的发生过程,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并且有效治疗冠心病。临床上抗血小板治疗时常用药物为阿司匹林或者氯毗格雷,这两种药均可单独作为治疗冠心病的首选药物,其
4、疗效和可行性均已证实[4,5],阿司匹林用花生四烯酸不可逆地抑制了血小板环氧化酶,而氯毗格雷作为嗟吩毗喘类药物,充当了血小板受体拮抗剂。但由于高龄冠心病患者抵抗力低下、耐药力有限是易感人群,并且多数老年人均为出血高危人群且肾功能严重下降,无法承受介入手术,一般均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法,在药物单方面长期使用治疗冠心病时,经常因并发性出血而给患者造成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高血压、心肌梗死、高脂血症、血栓等。长期治疗时与低龄患者相比,老年人更容易发生副作用甚至不良反应,这也使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用药复杂化,既要考虑药物治疗冠心病时的安全可行性,还要考虑药物的疗效,且治疗时若大量出血,治疗将陷
5、入两难,出血量越大患者的死亡率越高,有时甚至出血的危险性要高于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因此对高龄患者用药则应十分注意用药的疗效和方法可行性[6]。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采用氯毗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方法治疗冠心病,其创口小、术后恢复速度快,并且有效抑制了血小板聚集从而降低了发生并发症的比例。本研究中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和氯毗格雷联用经证实为治疗高龄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合理有效地降低了血小板计数量,抑制血小板聚集,且小剂量可长期使用,相对比较安全、依从性良好,不易引发并发症,降低了由冠心病引发的病死率[7,8]o且每日75mg/次的阿司匹林,50mg/次的氯毗格雷双联抗血小板用药剂量,有效降低了血小板
6、的聚集率、减少血小板计数,并且对于年龄高于70岁的高龄冠心病患者而言,此药物剂量经长期治疗研究后,经证实为长期治疗安全有效的用药剂量。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阿司匹林与氯毗格雷双联治疗法疗效经证实为安全有效的,有效地抑制了血小板聚集率,也降低了患者出血率和出现并发症概率。且每日口服阿司匹林75mg/次和氯毗格雷50mg/次可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安全药剂量。而且治疗效果优异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具有可行性[9,10]。[参考文献][1]张亚梅,陈庆伟.PCI术后1年患者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依从性随访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4):503-506.[2]李开
7、亮,司全金,张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冠眯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7):1305-1307.[3]EisensteinEL,AnstromKJ,KongDF,etal.Clopidogreluseandlong-termclinicaloutcomesafterdrug-elutingstentimplantation[J]・JAMA,2007,297(2):159.[4]AlstromU,TydenH,OldgrenJ,e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