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568111
大小:154.5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8
《耳穴压豆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后便秘的效果分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58ChineseJTradMedTraum8LOrthop,Aug2013,Vol21,No8·临床报道·耳穴压豆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后便秘的效果分析杨玲娟傅孙丹[关键词]便秘;耳穴压豆;老年人;髋部骨折[中图分类号]R274.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31oo5—0205(2013)08—0058—02便秘是骨科患者存在的常见护理问题之一,是老年骨折患力,局部有发热、胀痛感即为得气。观察排便情况。者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发生于骨折后3~7d,患者表现为腹胀、2.2对照组腹痛、排便困难,严重者影响呼吸和睡眠。目
2、前便秘的治疗中,医嘱予酚酞片2片,每日2次,早餐后及睡前口服,以润肠除常规指导患者足够的饮水、摄入高纤维素食物、定时排便和通便,观察排便情况。适量运动外,临床上主要采取I:1服泻药、灌肠及栓剂等方法进3结果行临时治疗[,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服用泻药有3.1疗效评价标准很多不良反应,会造成对泻药的依赖性,导致肠蠕动反应降低,参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实施的《中医病证诊并使肠道失去张力,自主排便反射减弱[2],进而又加重便秘,形断疗效标准》:治愈:2d以内肛门大量排气并排便1次,便质转成恶性循环,
3、灌肠则易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且影响患者的舒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好转:3d以内肛门大量排气并排便,适度。而耳穴压豆法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未愈:症状未改善者。保健方法。用耳穴压豆治疗便秘,对人体为无损伤性治疗,没3.2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有毒、副作用,没有I=I服用药的胃肠道反应,也没有因为灌肠而带来的护理不便,亦无危险性。我科于2012年1月一2012年表1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比较12月,采取耳穴压豆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后便秘患者86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4、临床资料将排便次数每周小于3次或排干硬粪或排便时费力者作为便秘研究对象Ⅲ,将2012年1月一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如表所示:耳穴压豆治疗组大部分能在2d内顺利排便,总髋部骨折后便秘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患者年有效率为93,只有3例患者因便秘时间长>3d,而未愈,后给龄在6O~85岁,男性35例,女性51例。其中股骨颈骨折53予大量不保留灌肠排出粪便,常规治疗组有效率为65.1.,明例,股骨转子间骨折33例。骨折后便秘时间约为3~8d,既往显低于耳穴压豆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5、.有习惯性便秘史者5例,排干硬粪或排便时费力者45例,超过05)。3d未解大便者36例,其他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4讨论比性。均符合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实施的《中医病4.1便秘是骨科患者存在的常见的护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舒适度,特别是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大量失血失液致气2方法血津亏枯,无润肠之源致大便干燥,气随血脱,无力推举肠道蠕2.1观察组动,导致肠蠕动减慢[4],从而致大便滞留;长期卧床治疗、惊恐、耳穴压豆取穴:大肠(耳轮脚上方的内1/3处)、直肠(对耳疼痛多项因素
6、刺激致肝郁不舒。脾胃功能失常,进食减少,小轮起始部,接近屏上切迹处)、便秘点(与坐骨神经、交感呈等边肠津液亏枯传导致大肠功能失司,另外止疼制剂的作用等,从三角形的对耳轮下脚的上缘处)、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前下而引起患者便秘。便秘对长期卧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危害方)。操作前护士先询问患者有无胶布过敏史,1手固定患者耳很大,会导致营养失调而使切口延期愈合甚至骨不连,部分患廓,另1手持探棒在耳部相应穴位上按压,找到敏感点,用复合者还可引起肠梗阻、肛裂、痔疮等并发症,老年患者用力排便,碘棉签消毒皮肤,待干,将中间粘有
7、王不留行籽的布胶(大小约腹压增高,还会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另外排便过程伴有情绪急0.5cm×0.5cm)贴压在选好的穴位上,适当按压,使之有发热、躁,体位改变,会造成骨折移位,加重病情,延缓治疗过程。因胀痛感。双侧耳穴压豆期间,每天自行按压3~4次(餐后及睡此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对老年骨折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前),每次每穴l~2min,3d为1个疗程,按压时用拇指指腹用目前国内治疗便秘的药物较多,但有一定的副作用。而耳穴压豆治疗便秘,对人体为无损伤性治疗,疗效可靠、简便、经1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杭州,31120
8、0)济、易行,且取材方便,例如常用的王不留行籽为一中药坚果,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年8月第21卷第8期表面光滑对皮肤无刺激性,且按压时不致压碎。祖国医学对耳4.2耳穴压豆治疗的注意事项穴压豆的原理在《黄帝内经》中就早有记载。《灵枢.师传篇》记(1)在饥饿、吃太饱、酒后、大出血等时不宜贴耳穴。(2)有载: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灵枢·口特定疾病如心脏病、气喘、肝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