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穿刺注药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穿刺注药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穿刺抽液后囊腔注药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1例单纯性乳腺囊肿妇女行超声检查后穿刺注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一次治疗囊肿完全消失71例,治愈率为87.7%,缩小7例,无变化3例,总有效率96.3%o随访2〜4个月,均恢复良好,无1例复发。结论穿刺抽液注药具有创伤小、不良反应小、恢复快、复发率低、不影响美观等优点,并且可以重复多次治疗多发或复发囊肿,是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关键词】穿刺注药;单纯性乳腺囊肿作者单位:130000长春市妇
2、产医院乳腺囊肿是妇女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顶浆分泌增多并潴留于导管内使囊肿形成,据资料统计,我国乳腺囊肿的发生率占乳腺疾病的3.6~7.1%,其恶变率为0.2~2.2%[1]。手术是治疗囊肿的主要方法,但由于传统切除损伤大、不良反应多、复发率高、而且留有瘢痕,对患者带来很大影响。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2年1月间采用穿刺抽液后囊内注药治疗乳腺囊肿8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1例,年龄23^56岁,平均37.8±2.1岁,病程10『9个月,
3、平均(4.8±0.4)个月,经B超、卒目靶X线检查均为单纯性乳腺囊肿。未婚12例,已婚69例(已育47例),其中单个囊肿53例,2个囊肿28例。囊肿直径1.0^3.2cm,平均(2.2±0.3)cmoB超显示:囊壁边缘清楚,呈类圆形或圆形,囊内无分隔及赘生物,囊内容物可呈低回声或无回声。患者均采用穿刺抽液后囊内注药治疗,排除其他乳腺恶性肿瘤等。1.2治疗方法穿刺前均进行B超检查确诊囊肿的位置、大小、数目、深浅程度,以确定穿刺点、穿刺角度及进针深度。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穿刺部位常规消毒。对囊肿位置表浅者,可用拇指和食指固定,
4、用10ml注射器行囊肿穿刺抽液;对囊肿位置较深者,可根据超声所确定的穿刺点及角度、深度穿刺进入囊腔,抽出囊液,尽量抽净,然后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冲洗后向曩腔内注入无水乙醇,注入量为抽出囊液量的1/3〜1/4,一般不超过5ml,停留3^5min后抽出,反复进行2飞次,最后再注入一定量的强的松龙保留,拔出注射器,用手掌按压穿刺处10min,完成手术。术后适当使用抗生素,随访2~4个月,观察并记录囊肿的大小、数量情况。2结果患者均完成手术,一次治疗囊肿完全消失71例,治愈率为87.7%,缩小7例,无变化3例,总有效率
5、96.3%。穿刺后有乳房局部烧灼感11例,无特殊处理,3d后症状消失,无炎症、脓肿等并发症发生。随访2~4个月,均恢复良好,无复发。3讨论乳腺囊肿是临床上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多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导致乳腺组织对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所致。有学者认为[2],女性内分泌紊乱时,雌激素分泌相对过多,孕激素分泌减少或不足,使其比例失调,导致乳腺导管上皮过度增生、伸长、折叠,在复旧过程中大量上皮细胞脱落,堵塞管腔,使分泌物排出障碍在管腔内积聚形成囊肿。过去我们常用传统手术切除或药物治疗,但由于创伤大、不良反应多、影响美观和疗效差等,使妇
6、女多不愿接受。随着目前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潜力。超声定位后穿刺抽液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创伤小、并发症少,不会在乳房表面留有瘢痕。无水乙醇作为囊内注入因子,能使囊肿壁的上皮细胞快速脱水,蛋白凝固、变性,改变其生物活性和比例,从而导致蛋白固化作用增强,在接触囊内细胞2~5min后失去活性,促使细胞死亡而失去分泌功能[3],保证囊腔内的液体不再增加,使囊腔壁组织不断纤维化,乳房周围循环畅通,最终使囊腔缩小、闭合。而强的松龙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在炎症早期可明显减轻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和渗出反应,后期可
7、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变血管反应性,加强小血管张力从而促使乳房周围血管、组织循环通畅,病灶快速机化,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本组资料结果显示,一次治疗囊肿完全消失71例,治愈率为87.7%,总有效率96.3%o综上所述,穿刺抽液注药治疗具有创伤小、不良反应小、恢复快、复发率低、不影响美观等优点,并且可以重复多次治疗多发或复发囊肿,是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参考文献[1]庞翠红•乳腺囊肿穿刺抽液后注射无水乙醇联合理疗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237例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3):113.[2
8、]赵克立,蔡丽萍•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高峰论坛)论文汇编,2011:120.尤庆锋,刘艳,胡卫玉•灌注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的观察.中外健康文摘,2011,4(2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