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肿穿刺注药治疗的疗效观察

乳腺囊肿穿刺注药治疗的疗效观察

ID:44304258

大小: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乳腺囊肿穿刺注药治疗的疗效观察_第1页
乳腺囊肿穿刺注药治疗的疗效观察_第2页
乳腺囊肿穿刺注药治疗的疗效观察_第3页
乳腺囊肿穿刺注药治疗的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乳腺囊肿穿刺注药治疗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乳腺囊肿穿刺注药治疗的疗效观察乳腺囊肿穿刺注药治疗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比较乳腺可扪及性肿物穿刺抽液后囊腔内注药(地塞米松+庆大霉索)和单纯穿刺抽液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将临床可扪及乳腺囊肿根据乳腺B超报告入组63例,随机分为穿刺抽液治疗组30例和穿刺抽液后囊腔内注药治疗组33例,两组患者穿刺抽液等治疗后中位随访12.5个月观察疗效。结果:63例可扪及乳腺单发性囊肿,平均囊肿大小25mm,33例穿刺抽液后囊腔内注药组复发率12.12%,30例穿刺抽液组复发率40.00%,两组相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乳腺囊肿病史>1年的

2、患者,穿刺抽液后囊腔内注药组和穿刺组复发率分别是30.00%和75.00%,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对囊肿病史〈1年患者,两种治疗方法不影响复发率P>0.05。结论:临床可扪及乳腺单发囊肿可根据B超检查筛选适合穿刺患者,穿刺抽液后囊腔内注药(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可减少复发和手术发生率。[关键词]乳腺囊肿;穿刺;治疗;地塞米松;庆大霉素;乳腺B超[中图分类号1R65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1-0070-02乳腺囊肿是妇女常见疾病,发病率占所有女性的7%左右[1]。囊肿可发生于任

3、何年龄,但对于绝经前40岁以上女性最为多见,它的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不同,转归不同,需慎重对待。其中单纯性乳腺囊肿临床上一般行穿刺抽液或手术切除治疗。穿刺抽液多为浆液性,有报道49例行穿刺抽液后均于20〜80d后复发而改行手术治疗[2]。本人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进修期间及在本院,共一年时间(2007年7月〜2008年6月)对乳腺单纯囊肿行穿刺抽液后囊腔内注药(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治疗33例,同期行单纯穿刺抽液治疗30例,将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相比较,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院门诊对乳腺可扪及囊肿进行B超诊断为单纯性乳腺囊肿女

4、性病人63例,年龄27〜62岁,平均41.19岁,可扪及囊肿(B超测量)平均径线最大为40mm,最小为15mm,平均25mm;病程最短者7d,最长者36个月,平均10.5个月。和关临床资料见表1。根据乳腺B超检查结果筛选入组病人,囊肿的图形表现为囊壁轮廓清晰,边界清楚,呈圆形或类圆形,囊内无分隔及赘&物;囊内容物的刨声表现为无刨声、低回声、后方凹声增强,无侧壁刨声影。对于囊内分隔及囊内壁不光滑、囊内回声不均匀的患者不予入组。1.2方法: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纯穿刺抽液治疗组(穿刺组)随访30例,另一组为穿刺抽液后囊腔内注药(

5、地塞米松+庆大霉素),随访33例。两组年龄、病程长短、绝经状态、囊肿大小等,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性。两组患者乳腺囊肿穿刺部位常规消毒并铺巾,严格无菌操作,用5ml或10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行囊肿穿刺抽液,刺入囊腔后尽可能抽空囊内液,抽出液体肉眼观察为非血性液后,送病理科行TCT检查。单纯抽液组操作完毕;穿刺抽液囊腔内注药组抽出囊内液体,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冲洗抽尽后,再注入和当于囊内液50%的地塞米松和庆大霉素注射液各半量混合液体留于囊内。两组病人在穿刺抽液后4〜6周复诊,以后每3~6个月复诊1次。进行临床检查和乳腺B超检查判定疗效,

6、两组病人随访最长15个月,最短10个月,中位12.5个月。1.3结果判断:治愈:随访12个月临床未能扪及囊肿,乳腺B超检查囊肿完全消失。复发:随访12个刀后检查,在原穿刺部位再次扪及囊肿并乳腺B超检查出现囊肿。1.4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复发率的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乳腺囊肿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结果见表2。表2中示穿刺囊腔内注药组和单纯穿刺组治愈率分别为87.88%和60.00%,复发率分别为12.12%和40%,两组的治愈率及复发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二2.28O当乳腺单纯囊肿病史〉1年

7、吋,穿刺组的复发率为75.00%,远高于穿刺囊腔内注药组的30.00%,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二2.03o乳腺囊肿病史〈1年吋两种治疗方法的复发率无差异P>0.05o提示:乳腺囊肿穿刺囊腔内注药治疗比较单纯穿刺抽液治疗能减少复发,提高治愈率,其中穿刺囊腔内注药治疗对囊肿病史>1年的患者相对疗效更显著。3讨论单发乳腺囊肿亦属于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一种类型一般认为是乳腺小叶、小管及末梢导管高度扩张形成。本病的发生与内分泌失调有关,是乳腺上皮和间质增生及复旧不全引起的非炎症乂非肿瘤的疾病。当卵巢内分泌紊乱,黄体酮分泌减少或缺乏

8、,雌激素水平相对增高刺激乳腺导管上皮增生,致使导管伸长、迂曲、折叠,在其复【口过程中大量上皮细胞脱落及伴有部分导管壁细胞坏死堵塞管腔,分泌物在管腔内积聚形成囊肿[3]。乳腺单纯囊肿的恶变率低,研究发现当乳腺囊肿内上皮非典型增牛和囊内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