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导学案.doc

愚公移山导学案.doc

ID:53439248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3

愚公移山导学案.doc_第1页
愚公移山导学案.doc_第2页
愚公移山导学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愚公移山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课题:《愚公移山》年级:初一编写:李蓉蓉  审核人 :         日期:2013年1月 15 日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    (一)指导学生顺畅朗读,了解故事大意。    (二)分析愚公这一艺术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    (三)拓展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的阅读。二、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文学常识介绍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列御寇,战国前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二、

2、自主学习    1、借助工具书及书下注释,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同座组成学习小组相互听读,根据要求相互评价。)    2、借助工具书及书下注释,逐字逐句读懂课文。(自读中,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书上打上问号,准备向同学、老师求助。教师巡视,随时了解学生自读的进展情况。)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始龀(  ) 荷担(  ) 孀妻(  ) 箕畚(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⑴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                        ⑵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3、            ⑶ 惧其不已也          已:                   ⑷ 无陇断焉            断:                   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杂然相许   许: 赞同     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 扛C. 寒暑易节   易: 交换     D. 何苦而不平            苦: 劳苦6、.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①惩山北之塞古义:            今义:            ②

4、聚室而谋曰古义:            今义:            ③投诸渤海之尾古义:            今义:            7、《愚公移山》选自        ,体裁是        ,本成语故事说明了                                           的道理。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甚矣,汝之不惠!       

5、                      三、互动交流 1这篇课文中写到了哪些人物?  2愚公多大年纪了?智叟是哪个年龄阶段的人?那个“遗男”多大了?     3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山移走了有什么益处?     4有哪些人参加了移山劳动?总共几个人?     5移山的任务艰巨吗?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了任务的艰巨?  四、拓展运用言默戒杨时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

6、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或旦而不鸣 或:- (2)皆足取祸也 取:_ 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3.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2分) 4.

7、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一)指导学生顺畅朗读,了解故事大意。    (二)分析愚公这一艺术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    (三)拓展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的阅读。一、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以君之力  扶苏以数谏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而山不加增    义不杀少而杀众       D.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2.下列文言

8、文句式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甚矣,帝之不惠。(3)帝感其诚。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A.反问句  陈述句  倒装句  被动句      B.反问句  倒装句  被动句  陈述句C.疑问句  陈述句  被动句  判断句      D.疑问句  倒装句  判断句  陈述句3.从课文学习中知道,“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