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机智的运用策略.doc

教师教育机智的运用策略.doc

ID:53324106

大小:4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03

教师教育机智的运用策略.doc_第1页
教师教育机智的运用策略.doc_第2页
教师教育机智的运用策略.doc_第3页
教师教育机智的运用策略.doc_第4页
教师教育机智的运用策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教育机智的运用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教育机智的运用策略教师教育机智的运用策略      1.因势利导。      所谓因势利导就是指顺着学生心理、思想行为的发展趋势,加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发展趋势,既有向坏的方面转化的可能,也易于按人们的期望发展,而教师的“利导”就是基于这种好的发展趋势之上的点拨、引导。发展他的优点,克服他的缺点,力求使外部的诱导、启发,通过学生内因而起积极的作用,在这里“势”是施教的基础和前提,“导”才是施教的重点和中心。有一名为“借少还多”的案例:有一次测验,一个学生的代数得了59分,差1分未能及格,这个学生找到数学老师,好话说尽,求老师给加1分,老师分析

2、了这个学生的平时情况,考虑这是一次随机测验,就对他说,给你1分不行,但我可以借你1分,下次考试要还老师10分。学生高兴的答应了,这以后,学生用心上课,进步很大,在随后的一次考试中,他得了87分。这位同学兴奋地找到老师来还分。      2.随机应变。      教育情境错综复杂,瞬息万变,随时会发生一些意外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能迅速地判明情况,及时地确定行为方向,采取果断的措施,否则会使问题发展蔓延,甚至使自己处于难堪境地。要适时根据情况,灵活果断地处理事先未预料的问题,及时调节,消除矛盾,如在公开教学中,教师由于紧张在课堂中讲错或说错的现象有可

3、能出现。有时老师自己没有意识到,但学生们发现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使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很难保证在讲课时不出一点差错。关键在于出现失误之后如何处理,能否适时应变,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该表扬学生说:“你们真聪明,老师写错了你们一下子就看出来了!那你们帮老师改一改,怎样才正确?”学生们一听说老师需要自己帮忙,那劲头就来了。这种将错就错的处理方法,巧妙地将失误变成教学机遇。也许此时老师的“装糊涂”会使自己的学生更聪明。     3.掌握分寸。      掌握教育分寸就是讲究教育的科学性。在教育学生和处理问题时,能实事求是,通情达理,且说话合度、行

4、为得体、方式适宜。      在教育工作中,如果不注意分寸,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结果,还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过分的赞扬,就会使他们养成骄傲,不踏实的坏习惯,过头的批评,就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过分的爱抚会削弱他们的意志,过分的严厉会养成他们性格上的盲从或固执;过分的迁就会形成学生松懈、放任的习性,过分的苛求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过高的教育要求会使学生望而生畏,过低的要求则会对他们失去教育意义等。所以,善于掌握教育分寸,是教师的一种教育艺术,也是教育机智的一种最明显的标志。教师既要坚持对缺点不妥协的原则性,同时又要耐心诚恳的帮助学生,对需要“热处

5、理”的应抓住时机,当机立断,迅速处理,不能拖延,对需“冷处理”的要不急于表态处理,待时机成熟时再逐步加以处理,使得学生心悦诚服。教育家魏书生对违纪的学生规定了三种自我教育方式,体现了教育的分寸,值得借鉴:一是犯了迟到早退的小毛病,给大家唱一支歌;二是再大一点的错误,自觉找一件好事做,作为补偿;三是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就写一份500字的心理活动说明书,说明新我和旧我斗争的过程与结果。       2.审时度势。      审时是仔细研究时局;度势是估计情况变化,针对实际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这就要求要善于把握教育时机。例如,魏书生分析了语文后进生的落

6、后原因和表现,提出了对语文学习后进生训练“三个环节”,其中之一“作业学生自己留”是一位同学首先向老师提出:不写老师留的作业,写自己不会做的作业是否可以,魏书生很快将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得到大部分同学赞成,从此就改为作业自己留,每天要写够500字,作业内容因人而异,主要解决自己的薄弱环节。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热情。审时度势的方法常常表现在德育中,当学生处于困境、遇到挫折、遭受突发事件打击时,内心会承受很大压力,如果班主任能抓住这一契机,对这些学生表示关心和理解,伸出热情之手,为他们排忧解难,必然会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5.对症下药。   

7、   教育机智并不是随心所欲“灵机一动”,对学生的深刻了解是形成教育机智的前提。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正如马卡连柯指出的;“在我这里没有两种情况完全相同的。”教师只有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个性特点和行为表现的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才有可能充分估计到学生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如不同的学生对批评的适有明显的不同,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对性格活泼,反应敏捷的学生给予直接式的批评;对性格内向,感情脆弱的学生进行对比式批评;对于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宜用缓冲式批评;对惰性心理,依赖心理和试探性心理较强的学生应采取触动式批评;对脾气暴躁,行为易被语言所激的学生要

8、用商讨式批评;对玩世不恭,搞恶作剧的学生,课堂上你可以尽量不与他正面交锋;有的学生麻木不仁,你不妨来点急风暴雨,恩威并用,刚柔相济,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