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doc

对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doc

ID:53296454

大小:6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3

对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doc_第1页
对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doc_第2页
对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浦口区教研室狄万琳一、教师魅力,语文有效教学的必须。亲其师,信其道。一个知识渊博、幽默风趣、慈祥可亲、爱生如子的老师必然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爱上你,也就会爱上我们的课,爱上我们的语文学科。你的课堂吸引了学生,课堂效率自然就高。所以,每一位老师需加强自身修养,做一个让学生崇拜、喜欢的老师。1、富有爱心,把爱的阳光洒进每个孩子的心田。没有爱,教育的阳光无法照射进孩子的心灵。只有发自内心的真挚的师爱,师生才能彼此尊重、理解、信任。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平等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时刻紧绷着脸的师道尊严。我们把爱心带进课堂的时候切莫忘了把微笑带进课堂。2、幽默风趣,使课堂

2、成为孩子向往学习的殿堂。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严肃有余,活泼不够,课堂“火药”味太浓。课堂上崩着脸,用严厉镇住学生。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无效或低效的。而教师教学的幽默风趣能缓解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态,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轻松欢乐的课堂会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教学效率会更高。3、善于激励,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有些教师上课,习惯做“纠错”工作,课堂常出现“批评声”、“叹息声”,容易造成学生“无声”。其实,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要理解包容尊重学生,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赞美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兴

3、奋状态,让孩子树立自信,体验到努力之后的快乐。二、解读文本,语文有效教学的前提。于永正老师说,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没法。一些上的不成功的课,大多是教师在教学前没有读懂教材,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解读教材,应该成为每个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一个老师的解读水平就是他的文学修养水平,就是他对教育的理解水平,他的意识,观念,操作能力的水平。要在课标要求下的解读,不是个人的个性化解读。做到上有天,(课标,政策,编写理念)下有地,(学生)中间有教材,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天地里可以自由。1、解读课文的思路:(天,地,人)一是以各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为导向;二是以课文为课堂教学的第一资源;三是以学生的可接受

4、能力为选择标准,开掘、用好课文提供的范例,为实现教学目标寻求必备的教学资源。(要有选择,课文提供的仅仅是一个范例,用这个范例去实现教学目标)2、解读课文的具体步骤一是认真揣摩课文中字、词、句及标点符号的读法、写法、用法,过好准确认读关;二是要依照《课标》对不同年段阅读教学的重点要求,寻找、把握教材落实这些要求的范例;研读教材,是最基本最难解决的问题。3、解读课文需要注意的问题1)正确处理目标导向与个性解读的关系;2)正确处理整体把握与突出重点的关系;3)正确处理打好基础与拓展创新的关系;4)正确处理教师研读与学生可能的关系;5)正确处理总体目标与学段要求的关系;6)正确处理感知体悟与

5、表达应用的关系。三、目标意识,语文有效教学的关键。目标是制约课堂教学效率最最关键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强化目标意识,才能事半功倍。1、彰显学科特点,落实核心目标。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其核心目标是学习语言文字,不凸显语言文字的学习,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就无从谈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突显年段特点,落实重点目标。阅读教学,三个学段的共性目标就是读书、背诵、识字、写字。但是,不同学段还应有不同的重点训练目标。只有凸显了本年段的重点训练目标,才能显现不同年段阅读课的特点,才能贴近学生的认识规律。例如朗读,低年级要重点抓好朗读训练,读正确、读流利。随着年段的提高,要逐渐重视默读的训练

6、。比如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低年级只是理解课文的内容,而到了中年级,还要学习概括能力,而到了高年级,课标上明确写着: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不仅要看课文是怎么写的,更要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3、就是要关注文体的特点,落实“双性”目标。“双性”目标,一是共性的目标,二是个性目标。共性目标,就是上面说到的目标,包括阶段目标。而不同的文体有其不同的个性目标。课标把文体主要分成三类。阅读叙事性作品,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

7、读诗歌,只要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四、扎实训练,语文有效教学的保证。训练不是单纯的做习题,而是综合地进行技能、智能训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训练不是形式化的浅薄展示和表演,而是引导学生沉醉于情境,陶醉于语言文字的赏析、体验。真正的训练是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能够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最终使学生形成语文素养。1、围绕目标安排训练内容:读、写、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