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doc

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doc

ID:53295269

大小:5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3

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doc_第1页
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doc_第2页
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doc_第3页
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doc_第4页
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关键词】阅读教学创新思维【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A-0038-02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实质上其指向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常规性思维相对,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在小学语文

2、教学中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努力构建民主和谐、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勤于思考、多读、多想、多说,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我们要创设条件,优化教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想象思维过程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准确、贴切、生动的语言。因此,任何形式的思维训练,都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训练之外,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更是如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一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从文本中汲取各类信息,让他们投身于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中,从而积累知识,拓宽眼界,总结经验。这就要求阅读教学

3、中,我们切忌在学生对语句文字理解还模糊的情况下,就让他们摸不着边际地去对某个故事或情节进行没头没尾的“发散”,去“开放”。第二,直觉思维是创造的基点,是创新的源头。小学生思维仍处于直觉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会经常无意识地借助事物的形象或故事的情节进行想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紧密结合教材,充分挖掘创新思维因素,善于启发诱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基础,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不同身份、不同背景去展开想象和联想,把文本中的文字信息通过想象,转化为生动、感人的画面。例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课的结尾是这样的:“40年后,已经成为三个孩子母亲的美穗子和她的

4、家人,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感谢将军的救命之恩。”有位教师抓住这一文本,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美穗子是如何谢恩的?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学生先在课外收集资料,了解当年的史实,再进行续写,写出了一篇篇生动而合情合理的文章。对小学生来说这就是一种组合式的创新思维训练。二、在阅读中引导学生的质疑和求同存异精神(一)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创新思维大多起源于疑问。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有疑问才会去探索,去探索才会有创新。其实学生能够质疑教师甚至教材,是他们主动学习的表现之一,更是培养创新能力所不可少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研

5、读并发掘文本中所蕴含的创新素材,鼓励学生多角度质疑问难,全方位地思考与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例如,学完《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学生提出:为什么课题叫“天游峰的扫路人”,天游峰的扫路人与其他扫路人有什么区别吗?通过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了:天游峰上的扫路人为维护天游峰美丽的风光作出了贡献,值得称颂。如果没有他们,壮丽的天游峰风光何以名扬天下?游人们何以如此方便、欢乐?另一方面,又使孩子们懂得:我们平时学习的课文的题目与内容表面上看来有所出入,不符合自己的思维逻辑,但往往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的设计。通过讨论,既让学生对天游峰的扫路人的自强不息、热爱生

6、活、自信、豁达开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让学生领悟了“审题、命题,确定中心”这个写作秘诀,堪称一举两得。(二)开展交流合作,引导学生的求同存异精神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从众心理较重,求同成为他们的心理和思维的定势,也成了他们所认为的最保险的思维方式,事实上这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鼓励学生不惟书、不惟师,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允许学生对教师、对书本提出质疑,而且允许学生的奇思妙想或异想天开。因为学生在与课文、作者对话后,每人所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不尽相同,对文本的领悟也带有个性色彩,提出的问题也是迥

7、然不同。就在想法和理解分歧处,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或同桌交流,进行文本的研究,让他们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让他们敢于质疑、批判,大胆假设,充分联想,使他们的个性得到飞扬。当学生们积极标新立异,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思维方法提出许多创造性的假想和推断时,往往对文本的理解参差不齐,想法偏差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要求学生们去聆听别人的见解,对他人的合乎情理的见解也进行认同,联想、比较、互相弥补,以取得真实的统一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择机适时地将学生的思维和理解存在较大分歧和争议的知识点,引导到求同的轨迹上,使他们真情实意地感受文本,得到正确并

8、富有个性的领悟,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创造性成果。如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教学到“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