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273308
大小:309.4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7
《从“物使之然”到“可以怨”——《文赋》与《诗品》物感说之比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33卷第1期许昌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Vo1.33NO.1JOURNALOFXUCHANGUNIVERSITYNO.1.2014从“物使之然”到“可以怨"《文赋》与《诗品》物感说之比较刘宁(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摘要:《文赋》与《诗品》中的物感说主要立足于人本身,不同于前代物感理论将其落脚在社会层面。《文赋》把自然景物纳入“物感”的范畴,而《诗品》又补充了个人遭遇这一方面,丰富了“物”的内涵,并且更加强调“怨”情对诗人的感发作用。《诗品》之所以形成自身独特的物感说或源于南朝重情诗风的影响和钟嵘对三晋法家的学术继承。关键词:《文赋》;《诗
2、品》;物感;可以怨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824(2014)01—0030—04物感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阐发更加注重于社会生活这一方面,特别强调了社念,它阐释了人类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审美感受及创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对于人的影响。而关于作冲动产生的原因。物感说主要阐释了“心”与“感”这一要素,在人与物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则将“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其最核心的构成要素“物”放在更加主要的位置上,强调“物”对“人”的有两个:一是“物”,这个“物”即是指外在的自然景作用,“人心”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礼记》在汉物与社
3、会人事;二是“感”,即人心受到感动,本心代被确立为儒家六经之一,在汉代经学的阐释下,与外物遭遇之后引发的心灵震荡。魏晋南北朝时《礼记》中的物感说被用来宣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期,《文赋》与《诗品》对物感说的进一步完善发展热切关注,从而达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做出了相当突出的贡献。比较二者的同异,可以使教化,移风俗”的作用。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物感说的发展脉络,有助于加魏晋之前的物感说将人放在被动接受的地位,深对物感说的理解。与当时教民、牧民思想也有一定关系。当时许多诸一、立足于人的人、物关系子著作都将普通民众看作是愚昧的、无知的,需要《文赋》与《诗品》中
4、的物感说主要立足于人本圣人贤者给予训导教化,乃至是统御管理。《管身,人是主动感受、主动创作的,不同于《礼记》将子》首章即为《牧民》,其主要内容就是君主应该如其落脚在社会层面,人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礼何管理民众,其中不乏“御民”、“导民”、“召民”之记·乐记》说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类的词语。”而《吕氏春秋》中在论及君与臣的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指关系时,其观点也与《管子》相类,具有浓重的治出音乐创作中人与物相互作用的关系,多数研究者民、教民思想。如《用民》说道:“古之君民者,仁义认为这是有关物感说最早的理论表述。《乐记》
5、中以治之,忠信以导之。”。先秦和秦汉时期教民、又说:“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牧民思想风行一时,诸多思想家普遍认为民众是需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要引导教化的。那么,与这一思想相适应,在物感之道,与政通矣。””明确指出音乐曲调风格与理论中,人也就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及至魏晋国家兴亡、社会治乱之间的对应关系,关于“物”的南北朝时期,汉末战乱的余绪尚存,加以玄学思潮收稿日期:2013—07—12作者简介:刘宁(1989一),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魏六朝文学·30·兴起,放达之风盛行,士人对于人的地位的认识发
6、物感的范畴之中,填补了《乐记》中的缺失,也突破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安时期“三曹”、“七子”了汉代经学的桎梏,强调自然景物对人的感发作的作品中,无论是表达建功立业之志的慷慨激昂,用。《文赋》里“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还是抒发生离死别之愁的哀婉悲怨,都是对生命的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中的“四时”、“万物”、真实感受。而正始年间的竹林名士正是以怪诞的“落叶”、“柔条”都是自然事物。人遵循四季变化行为来保持自己相对独立的人格,在放达中表现出而慨叹过往之事,看到万物盛衰而思绪纷纭。木叶了对个人价值的重视和肯定。落于秋,则心生悲戚之感,柔条发于春,则心有
7、欣喜陆机《文赋》写道:“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之情。这里的“物”不再局限于社会政治生活层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面,对人心产生感发作用的更多是自然之物。人们霜,志眇眇而临云。”。在这里表面上虽不见有看到自然万物而心生感慨、思绪纷纭,由此产生了“人”出现,而实则写的都是人的动作与情感。文学创作的冲动。陆机将“物”的范畴扩大到自然“遵”、“瞻”的动作发出者,“悲”、“喜”的情感表露事物,这种转变主要源于时代变革和社会思潮的发者,“心”、“志”的实际拥有者,这一切都是人。而展变化。东汉末年战乱不断、国家分裂,随着大一且不同于《礼记》中“感于物
8、而动”的被动感受,《文统政权的不断瓦解,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也开始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