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doc

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doc

ID:53268260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2

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doc_第1页
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acutehemorrhagicnecrotizingenteritis)是一种以广泛出血、坏死为特征的肠道急性蜂窝组织炎,病变以小肠肠壁出血坏死为特征,有时可累及结肠。以急性呕吐、腹胀、腹泻、便血、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夏秋季节,儿童较成人更多见,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系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welchii杆菌)所产生的B毒素引起,此外还有蛋白质摄入不足、营养不良、食物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等可能性。【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1.腹胀、腹痛为常见症状,多呈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以上腹和脐周为著,甚至全腹

2、。2.恶心、呕吐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胆汁、咖啡样或血水样物。3.腹泻、便血是本病的特征之一。腹泻次数不等,每天数次至10余次,初为糊状,渐至黄水便,最后转为血水便,甚至呈鲜血便或暗红色血块。便中可混有脱落黏膜、糜烂组织,一般不带黏液和脓液,而有特殊腥臭味,无里急后重。4.全身症状起病时即可全身不适,虚弱,有寒战、发热,一般38—39℃,少数更高。重者很快出现中毒性休克等症状。5.腹部体征腹胀显著,压痛明显,可有反跳痛。有腹水时可叩出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能出现麻痹性肠梗阻,提示病情笃重。(二)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①外周血白细胞中度

3、以上升高,多为12×109~20×109/L,并可见核左移及中毒颗粒,甚至出现类白血病反应。②粪便隐血强阳性,镜检有大量红细胞、白细胞。细菌培养部分患者可有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厌氧菌培养偶见产气荚膜杆菌。③血生化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血沉多增快。④血培养阳性率低,多为革兰阴性杆菌。腹水中可培养出大肠杆菌。2.x线检查腹部平片可见肠腔明显充气、扩张及液平。多次动态连续观察更有意义,可发现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可见自肝门向肝内呈树枝状分布影像,以及腹腔积液或积气征象等。急性期不宜做结肠镜、钡餐及钡灌肠,以免肠穿孔。3.腹腔镜可见肠管浆膜充血、渗

4、出、出血及肠壁粘连、坏死。(三)诊断临床分以下几型:①胃肠炎型;②中毒性休克;③腹膜炎型;④肠梗阻型;⑤肠出血型。(四)鉴别诊断本病需与急性中毒性菌痢、急性克罗恩病、腹型过敏性紫癜、绞窄性肠梗阻、肠套叠、肠阿米巴等鉴别。【治疗】主要是积极加强全身支持治疗,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和防治休克。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禁食,腹胀者可给予胃肠减压,腹胀、腹痛症状好转后可逐渐恢复饮食。绝对禁食是治疗的基础,过早进食易导致疾病反复或加重。2·对症治疗①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和退热药;②烦躁者适当镇静治疗;③出血者可用酚磺乙胺、血凝酶(立止血)等止血药;④腹痛严重者可酌情选用解痉

5、药,如阿托品0.5~lmg或山莨菪碱lOmg肌内注射。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应补充足够的热量、水、电解质和维生素。禁食期间成人每天补液2500~3000ml,儿童80~l00ml/kg,必要时可加输血浆、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剂。便血量大者应输全血。重症患者可予以全胃肠外营养。4·抗生素选择针对肠道杆菌感染的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及头孢菌素,或者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相应抗生素。疗程7—14天。5·抗休克迅速扩容,保持有效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并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视病情轻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6·抗血清治疗用Welchii杆菌抗血清42

6、000~85000U静脉注射,可获较好疗效。7·手术适应证①肠穿孔;②反复大量肠出血,保守治疗无效者;③腹膜炎或腹腔穿刺有脓性、血性积液者;④肠梗阻。8.补充胰酶因本病发生和胰蛋白酶活性降低、分泌减少有关,有报道补充胰蛋白酶可水解产气荚膜杆菌的p毒素减少其吸收,又可清除肠道坏死组织,有助于疾病控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