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185372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2
《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思考摘要介绍了农民教育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了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关键词农民;教育培训;必要性;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4-0327-012013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提高农民素质,确保农业后继有人,农民教育培训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需要培养大批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泰安
2、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创办30多年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农业远程教育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新型农民创业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培养了大批农村实用人才。近10年来,全市农广校共培养大、中专学员近万人,开展新型农民创业培训近2000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数万余人,培养致富创业典型100余人。农广校为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农民教育培养的必要性(1)农民教育培训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民自身的索质是口我发展和增收致富的决定因素,貝有通过教育培训,才能充分发挥国家强农
3、惠农政策的作用,才能提高农民持续增收的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2)农民教育培训是村民自治和“乡风文明”的需要。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严重制约村民享有正常的民主权利,妨碍农村民主管理。通过法律知识培训、政策理论辅导筹,可逐步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农村文化发展滞后,乡风民规不文明、不健全现象普遍。开展文化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政治理论等多内容的教育培训是改变旧观念、树立新思想的重要措施,培养农民重科学、讲文明的良好风尚,使广大农民树立起“崇尚科学、崇尚文明”的新理念,实现思想进步、乡风文明(3)农民教育培训是构
4、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措施,是推动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和谐,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食品质量安全的基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是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城镇建设、工业、服务业的发展与农村转移的劳动力密切相关,农民工已成为二、三产业建设的主力军。只有提高农民的素质,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础才能稳固。2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1)冃前,农民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远不能适应现代农
5、业发展的需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数外出务工,务农者多为老弱妇幼,其接受新技术、新观念的能力相对较弱,务农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偏低。(2)农民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实用技术,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牛活需要,与市场衔接不密切。培训形式主要是集屮办班,实例教学、现场操作少,学习应用效率差。(3)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民被动接受培训和教育。“庄稼活不用学,人家种啥咱种啥”和传统观念制约了农民接受教育和培训的主动性。(4)绝大多数农民仍然不富裕,降低了他们接受教育的能力。培训经费投入少,受培训人数众多。同时,农民中等
6、职业教育自费,农民继续教育机会减少,能力提升受到阻碍。(5)教育培训机构的队伍素质待提高,条件待改善。3发展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1)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农民培育工作落到实处。农民教育培训是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任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政府部门公共服务职能,要确保工作落实[3]。(2)进一步提高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培训能力。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L1经发布,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农民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把农广
7、校办好。(3)教育培训的内容要丰富,形式可多样。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农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要充分发挥体系优势,开展符合农民需求的培养方式和内容。工作要下沉,沉到乡村、田间、农户、乡村企业。要延长办学链条,既教书育人又推广技术,既传递信息又普及科技,使办学工作紧密地与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由单纯的教育培训向教育培训示范推广结合转变。(4)增加投入,提高质量。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属于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事业,农民教育培训经费必须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各项经费必须专款专用,加强经费开支的监督检查,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5
8、)改革教育培训评价机制,对教育培训机构的考核,重在考核对农业生产的贡献,解决实际问题的多少,培训农民的效果。拱弃只看论文量、看成果获奖层次的评价标准。4参考文献[1]杨天宏,杨华•对施甸县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思考[J]•云南农业,201(11):18-19.[2]刘红斌•我国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