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碧玉簪》到《韩非子》——从两剧比较看越剧舞台的发展

从《碧玉簪》到《韩非子》——从两剧比较看越剧舞台的发展

ID:5293074

大小:416.3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7

从《碧玉簪》到《韩非子》——从两剧比较看越剧舞台的发展_第1页
从《碧玉簪》到《韩非子》——从两剧比较看越剧舞台的发展_第2页
从《碧玉簪》到《韩非子》——从两剧比较看越剧舞台的发展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碧玉簪》到《韩非子》——从两剧比较看越剧舞台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艺术研究◎从《碧玉簪》到《韩非子》——从两剧比较看越剧舞台的发展林沛(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4)摘要:新编历史越剧《韩非子》无论从音乐、表演、舞台美行二重唱,这在传统越剧中是很少见到的。第六场“绝恋”,韩术上都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意,实现了对越剧传统模式的突破,非子喝下毒酒后,古筝演奏的《桃天》又一次响起。尾声部分,是了解现代越剧发展的绝佳案例。本文以对比的视角分析了传红色灯光下,一辆木车载着长裙翩翩的公主从台上缓缓而过,她统越剧《碧玉簪》和现代越剧《韩非子》,力求通过《韩非子》的进要送韩非子的遗体回故乡,“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凄美的

2、合唱步和超越,说明越剧——这一传统剧种正在经历的跨越式发展。声结束了全剧。独唱部分与古筝的独奏时具有传统越剧风韵关键词:戏曲;越剧;碧玉簪;韩非子的,而在两人二重唱中除了有简单的丝竹乐器之外,在间奏部分也加入了西方大型管弦乐,用于烘托悲凉壮丽的气氛,塑造出韩2008年上演的新编历史越剧《韩非子》以其大气的选材、高非子甘当铁肩道义,为天下、为百姓的壮烈与作为一个知识非子品位的舞台设计受到了观众和媒体的一致好评。同样是历史的铮铮傲骨与赤胆忠心。剧,同样是以女小生为特色的越剧,但是细品《韩非子》、重赏3表演《碧玉簪》,我们可以真实的感受到中国越剧舞台的飞速变

3、化。虽然音乐在越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如果只用本剧本文将从音乐、表演、舞台美术以及《韩非子》对以《碧玉簪》为中的音乐手段创造形象,而没有虚拟的、夸张的、优美的表演技代表的传统模式越剧突破几方面做简单比较,以求了解现代越巧来塑造人物是不完美的。在表演方面,尤其是在解放以后,越剧舞台的发展情况。剧开始着重吸收电影、话剧、昆曲等表演艺术特色,演员们在实1突破传统模式践中加入了昆曲优美的舞蹈身段,并借鉴话剧和中外电影中刻风花雪月、才子佳人、委婉清丽的唱曲、缱绻缠绵的情思,这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表演方法,侧重人物内心细腻感情的些元素构成了越剧经典的审美风格

4、。《碧玉簪》通过李秀英和挖掘,强调从人物性格出发,具有真情实感。在实践中两者逐渐王玉林由倾慕、婚变直至误会解除的大团圆结局故事体现出来。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既重视形体动作美化、提炼,又重视内越剧经过100年的发展,其审美风格也一直定格在婉约、阴柔之心体验的独特的表演风格。越剧电影《碧玉簪》是解放后录制美上,并几乎成为越剧题材难以突破的框架。而《韩非子》就是的,在对越剧新的艺术特色的表现上也堪称典范之作。无论是在这一点上寻求突破。除了宁阳和韩非的爱情戏体现了越剧的金采风还是姚水娟,身段及动作都趋于凝练美观,显得更加自然本色之外,该剧与以往“才子佳人”

5、的套路大相径庭,故事发生和真实,外在的观赏性明显增强。在对角色的表现上,戏曲的程在秦国统一六国前夕的历史大变局中,把这样一个剧目演绎成式化与虚拟性在一个写实的环境之中也有些许削弱。人物的动越剧,最大看点就是婉约柔美的越剧如何表现宏阔的先秦历史。作、表情、神态皆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喜怒形于色,每一个手主角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这个人物有着时代的复杂性,势、每一个步法都体现角色此刻的心理活动,演绎到十分动情之是个矛盾的综合体,又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含量,要在越剧舞台处观众甚至会与角色同喜同悲,可以说是视听上的双重享受。上体现韩非,难度也很大。但是令人惊喜

6、的是,《韩非子》以强《韩非子》继承了传统越剧中对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且更加具烈的时代意识和现代手法,突破了才子佳人的传统模式,注重发有创新意识。在人物性格塑造上不同于《碧玉簪》中风流倜傥掘传统戏曲人物的真、善、美,使纤细单纯的越剧变得丰富多彩、的才子小生,而是演绎一个充满责任感的思想家,一名弱女子要婀娜多姿,达到了一种诗意与豪迈、委婉与荡气回肠相交织的艺在舞台上呈现出才华横溢的政治家,一个真男人,人物跨越难度术效果。甚大。在如何塑造出一个桀骜不逊又赤诚博爱的大男人的形象2音乐上,越剧做出了显著的革新之举:韩非用刀刻字,钱惠丽想到表说到越剧,则不可不提它的

7、音乐。越剧以唱见长,它脱胎于演时将手指歪曲,而放弃小生漂亮的兰花指;韩非面临丧国之痛说唱,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歌唱为主的特色与风格。音乐是越剧与承受的压力,钱惠丽就借用老生的台步以显示人物与一般小这一剧种的主要标志,是越剧艺术的灵魂,是塑造人物形象、交生不一样的沉稳悲怆。这种表现方式既能使观众感受到角色的待剧情、展开戏剧冲突等的重要手段。越剧的唱腔曲调抒情优形象和内心,也体现了越剧表现方式的多样,不拘泥于传统形美、清丽婉转;在伴奏音乐上,尽量避免强烈的打击乐,力求明快式,只要对塑造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有益,则皆可为我所用。流畅、悠扬动听。《碧玉簪》作为经典传

8、统剧目,在音乐上十分4舞台美术有代表I生。如其中李秀英为王玉林盖衣一段,大段的唱词展示了李秀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