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900155
大小:168.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4-14
《新课程背景下的复习迎考.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语文新课程背景下的复习迎考2009年湖南试卷分析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选用词语的讲究俊彦嘉言懿行桑榆暮景唇齿相依甄别一挥而就格格不入林林总总2.词语运用的讲究鼾声沉浮疲惫风帆涵养心志匪夷所思的特技反映了农民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自觉自为常用,不常考;典雅,不粗俗;灵动,不板滞。2009年湖南试卷分析二、文言文阅读1.文言实词A季秋之月季:季节,季候B繁霜夜零零:降落,落下C世之介士介:独特,不合群D子胥不奔奔:逃亡,出走①在中学教材中能找到影子,但不一定出现。②大纲规定150个实词,但并不受其中的约束。③“常用”即古文
2、献中常用,现代词语中常见。2009年湖南试卷分析二、文言文阅读2.文言虚词A其为变亦酷矣吾其还也B工于举业百倍匹夫之重于社稷也C不能勉以随人木欣欣以向荣D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齐谐》者志怪者也①虚词考查不超过18个常用虚词范围。②遵循文段与教材文句相联系的传统。③难度较大,以培养考生严谨的学风。2009年湖南试卷分析二、文言文阅读3.翻译(1)人不涉难,则智不明。(2)今则妇子仰食于我,欲不为吏,亦不可得。(3)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①“信雅达”三原则中以“信”为基本准则。②注重实词虚词句式等内容的综合考查。
3、③译文既讲究字义落实还讲究文句顺畅。2009年湖南试卷分析三、诗歌赏析三月晦日偶题秦观(宋)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点绛唇元好问(元)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三月晦日偶题秦观(宋)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点绛唇元好问(元)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秦诗之理(概括)季节更替,风物变化
4、是自然规律。2分(分析)“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的浓阴也足以怡人。可见作者的乐观旷达情怀。1分元词之情(分析)“绿窗”“花落”“莺无语”“烟中树”“疏雨”等意象,2分营造春逝的氛围;留春、问春、寻春等词语,2分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怅惘意绪。(概括)惜春,对春逝的惆怅。1分秦诗之理元词之情点绛唇元好问(元)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示例)①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总)②“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
5、奈,(析)③奠定了全词的基调。(作用)(赏析)结句“梦里寻春去”①语淡情浓;1分②表明作者留春不住,便到“梦里”寻觅,“春去”可见春逝的无可挽回;③结句与起句呼应,更凸显词蕴藉的特点。1分艺术特点诗歌赏析题命题思路与答题技巧一、试题特色07:王安石《示长安君》(析“怆情”)08:李白《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昌龄《龙标野宴》(析“愁”)09:秦观《三月晦日偶题》元好问《点绛唇》(析“情与理”)1.选材多厚重灵性之作且反押题。2.命题从微观切入,答题从宏观入手。3.注重对比赏析,考查诗歌的情与理。四、文学作品阅
6、读云南看云(行文概括)①看卢锡麟先生关乎云的摄影后引发感慨②云南的云的地方性特征及其人事的折射③云南的云的素朴单纯以及人的庸俗功利④艺术家笔下的云给我们的教育意义:庸俗功利的思想会腐蚀我们的良心和理想;民族忧患时要有庄严伟大的理想抗战到底。⑤总结卢先生的摄影不仅给人看还给人沉思云南看云沈从文①云南是因云而得名的,可是外省人到了云南一年半载后,一定会和本地人差不多,对于云南的云,除了只能从它变化上得到一点晴雨知识,就再也不会单纯的来欣赏它的美丽了。看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方俨然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
7、或住在云南。16.文段加横线句中“俨然”的含义是;就文章机构而言,该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俨然”本义是庄严的样子。含义是“许多人”由单纯的欣赏云到领悟人生价值及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后的庄重、整肃的样子。云南看云17.作者希望“我们”也“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的目的是什么?④特别是当权做官的,出路打算也都是只顾眼前。大家眼前固然都有了出路,这个国家的明天,是不是还有希望可言?我们如真能够像卢先生那么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云物的美丽景象,也许会慢慢的陶冶我们,启发我们,改造我们,使我们习惯于向远景凝眸,不敢堕落,不甘心堕落,
8、我以为这才像是一个艺术家最后的目的。“目的”:我们看云的目的艺术家摄影云的目的沈从文希望我们看云的目的让云物的美丽景象陶冶我们,启发我们,改造我们;使我们习惯于向远景凝眸,不敢堕落,不甘心堕落。②战争给了许多人一种有关生活的教育,走了许多路,过了许多桥,睡了许多床,此外还必然吃了许多想象不到的苦头。然而真正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说不定倒是明白许多地方各有各的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