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870326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31
《浅析初中语文的启发式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初中语文的启发式教学摘要:作者针对初中语文的启发式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的现实意义,并对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进行了全血的分析。关键词: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学生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68-01时代在发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启发式教学是我们的宝贵财产,是语文教学取得成功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新课标要求改变旧有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建立师生间良好的交流平台,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主张
2、师生互动,生生间交流沟通。它更看重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学习兴趣、探索精神的培养。它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牛间互相参与互动的过程。它从学生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⑴。1.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的现实意义1.1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是一个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一实质上是交往与互动。因此新课标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的
3、教学观点的重大突破。这种新型的教学观点,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耍,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调动,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之间能够更好的沟通交流,是双方能够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真正成为一个和谐的〃学习共同体〃,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独特性,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适当的给与学生帮助,做到教中有学,教学相长⑵。1.2新课标要求学习方式变革,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探究提出了更高的耍求。初中语文的新
4、课程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由以前对学生单纯的技能掌握上升到语文综合素质地培养,甚至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各科知识的整合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很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新课标的新理念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方方面面的学习要求,保障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为学生学习成才提供了方向标,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以满足自己终身学习的要求,以便探索更广的学习领域。2.在学生思维模棱两可时启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指向模糊,容易陷入误区。对一篇形散
5、而神不散,会看不清用什么线索〃一以贯之〃,摸不着题旨,对两篇特色鲜明的同类作甜,不能清晰地辨异求同。教师应有的放矢地授Z以方法,引导他们清醒地进入材料,登堂入室,寻幽探胜。如我教《背影》一课时,学生一般都懂得文章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表达父亲的爱子之情,但对作者为什么专写背影,并以此为题目,就不是容易理解的。对这个问题,多指出〃背影〃是在浦口惜别这个特定环境中,父亲留给作者的最后印象它融进了父亲半生潦倒,饱经风霜的苦涩,透视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和爱子依然情深似海的主题,更好地展现父亲〃背影〃的高大形象和
6、父子的深情。所以,作者选择这个表现角度,以背影为题,贯穿全篇,让读者从字里行间去品味父亲那种无奈的淡淡哀愁和诚挚的爱子之情。经这一拨,学生就深刻领悟到作者构思上的别具匠心及写法上的精妙。这些启示,对学生口后作文审题、立意和如何深刻地展开情感表现作品艺术都会受到深深的启迪。3•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细致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运用启发式教学中学语文讲授一篇篇课文,绝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懂它,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达到〃不教〃的目的。但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先要教好每一篇课。教材是施教之材,是运
7、用启发式教学的依据。运用启发式教学必须紧紧扣住深入理解分析教材,启发教师对教材的优美形式、深刻内容、内容形式的完善统一理解深透、掌握纯熟,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能力水平、学习习惯了然于胸,才能在课前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设计、组织好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根据情况的变化,因势利导,启发得当。从而在学生不能回答问题的时候,启迪思路;在学生体会肤浅的时候,导向深入;在学生理解错误的时候,引向正确;在学生意见相持的时候,心中有底。也就是说,即使课堂情况发生意外变化,也能使之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通过引导学生深入
8、理解分析教材,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4•运用提问启发法,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问题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通过提问启发法,既有利于开阔学生思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乂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在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其中写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是文中唯一的景物描写,虽然作者此句看似简单,却意蕴深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