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法在儿科急症中的应用体会

下法在儿科急症中的应用体会

ID:5286610

大小:146.08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7

下法在儿科急症中的应用体会_第1页
下法在儿科急症中的应用体会_第2页
资源描述:

《下法在儿科急症中的应用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6卷第2期甘肃中医学院学报Vol.16No.21999年6月J.GANSUCOLLEGEOFTCMJune,1999·经验交流·下法在儿科急症中的应用体会吴丽萍甘肃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730020)关键词:儿科;急症下法中图分类号:R272.5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3-8450(1999)02-0045-02下法在儿科临床中应用时,历代医家多言慎生大黄、枳实,加谷麦芽、百合各9g,续服4剂,诸9重,如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指出:“小儿之症去,复查血常规:WBC9.3×10/L,N65%,脏腑柔弱,不可痛击,大下必亡津液而成疳。”然而L35

2、%,告愈。在同一本书中,他又载述了大黄丸、三黄丸、泻青2急乳蛾丸、犀角丸等十几张含大黄的名方,应用于心热、咽喉为肺胃之门户,风热邪毒侵犯肺卫,咽喉肝热、胃热之证,这就存在一个审时度势把握时机首当其冲,热毒相搏于咽喉则咽喉红赤,乳蛾肿的问题。下法之功即如《儒门事亲》中曰:“陈去痛,久则气血瘀滞而化脓溃烂,其轻者用辛凉解而肠胃诘,症瘕尽而荣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存表,利咽解毒之剂即可,但若热毒炽盛、腑气不畅焉。”笔者也体会到下法在儿科临床中一旦应用得者,则须佐以清下之品,方能奏效。当,患儿则可邪去正复,生机盎然,恢复甚快。今张某,男,8岁,1997年11月8日初

3、诊。发热、将下法在儿科急症中的应用体会举述如下:咽痛3天,神疲纳呆,时有恶心、呕吐,小便黄少、大1肺炎喘嗽便3日未行。查体:T39.5°C,双侧扁桃体肿大肺主表,司呼吸,若外邪袭表,内传犯肺,使肺Ⅱ°,上有脓点,舌质红,苔黄燥,脉浮数。查血常规9气郁阻,壅塞气道,不得宣通,则喘嗽顿作,痰鸣鼻示:WBC12×10/L,N85%,L15%。诊断为急煽。肺为娇脏,最畏燥热,又与大肠互为表里,若乳蛾,证属外感风热,邪热炽盛,熏蒸咽喉。治当肺热移热于大肠,则肠燥便闭,腑热上熏则肺热益疏风清热,利咽通便,肺胃同治。药用:银花12g,盛,若逆传心包则见神昏,抽搐之证。此时

4、单用清连翘15g,薄荷(后下)、桔梗、生大黄(后下)各肺之剂,难收著效,故笔者在清肺化痰的基础上佐6g,牛蒡子、玄参、僵蚕、射干、马勃各10g,生甘以通腑之品,意在釜底抽薪,邪去正安。草3g,2剂。服药后解稀便数次,体温降至37.8°杨某,女,2.5岁,1996年1月6初诊。患儿发C,咽痛减轻,原方去生大黄、薄荷、加炒谷麦芽、炒热4天,伴咳嗽气促,曾服抗炎止咳西药,病情未见莱菔子各10g,继续服2剂,热退,乳蛾上脓点消缓解,壮热益甚,咳嗽频作,喉间痰鸣,气促烦躁,失,咽痛去,食欲好转,原方再服2剂,诸证消失,查9睡眠不安,小便黄少,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指纹

5、血常规示:WBC7.2×10/L,N74%,L26%,病淡紫。查体:T39.5°C,鼻煽,口周发绀,双肺可闻愈。及湿性罗音及痰鸣音。查血常规:WBC16.3×3急惊风910/L,N75%,L25%。诊断为肺炎喘嗽,乃寒邪小儿肌肤薄弱,腠理不密,肺常不足,极易感外束,肺胃热炽,腑气闭塞所致,故拟麻杏石甘汤受风邪。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不论风寒或风热合小承气汤,清肺化痰,泄热通腑。药用炙麻黄、之邪,侵袭肌表从口鼻而入,易于传变,蕴而化热,杏仁、枳实、厚朴、生大黄(后下)各5g,生石膏(先热极生风。里热炽盛,伤津耗液致大便秘结,腑气煎)25g,桑白皮、瓜蒌各9g,

6、鱼腥草15g,生甘草不通,不通又反过来加重里热,所以治疗除清热解3g,2剂。服药后解稀便3次,热退,咳嗽减轻,气毒、熄风镇痉外,尚需泻火通腑,火熄则风自灭。促渐平,仍纳差,证为腑气已通,邪热未尽,原方去周某,男,2.5岁,1997年11月3日初诊。发—45—第16卷第2期甘肃中医学院学报Vol.16No.21999年6月J.GANSUCOLLEGEOFTCMJune,1999热3天,伴抽风1次,抽风时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腮部以耳垂为中心漫肿,局部灼热、触痛。诊断为四肢抽搐。曾看西医,诊断为高热惊厥,给予静点痄腮,乃外感疫毒,内壅痰热。治当清热化痰,通μ青霉素

7、320万,病毒唑100mg,每日1次,并给予腑散结。药用银花、玄参、夏枯草、淅贝母、昆布、退热、抗惊厥治疗2天,患儿仍高热不退,家长遂求黄芩各10g,连翘、板蓝根各15g,薄荷(后下)、桔治于中医。查:患儿T39°C,精神差,烦躁哭闹,咳梗、生大黄(后下)各5g,甘草3g,2剂,服药1剂嗽,、口周色青,口干唇红,大便5日未行,舌质红,后解大便2次,热渐退,精神好转,2剂后双腮肿痛苔黄厚,诊断为急惊风。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救前明显减轻,食欲增加,继以原方去生大黄、薄荷、阴、泻火熄风。方用白虎承气汤加减:生石膏(先黄芩,加谷麦芽、炒扁豆各10g,续服3剂,腮部肿煎

8、)25g,知母、丹皮、玄参、连翘各10g,生大黄痛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