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841024
大小:6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31
《[精品]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鼻内镜下汨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中图分类号】R77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4-8824(2009)-09-0021-01慢性泪囊炎经保守治疗无效,常需手术。我科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术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我科2008年2月至2008年10月收治慢性泪囊炎患者15例,其中男性3例(3眼),女性12例(14眼);年龄29〜65岁;病程3〜22年。单眼发病13例,双眼发病2例。患者均表现为长期泪溢,行汨道冲洗有黏液性或黏脓性分泌物返流,经门诊治疗无效。
2、术前鼻腔检查见合并鼻中隔偏曲者2例,鼻息肉者1例。术前均行泪道冲洗。1.2方法患者平卧位,头略偏向患侧,以1%丁卡因滴患侧眼。将浸润有1%丁卡因+0.1%肾上腺素(体积比为10:1)的棉片置于术侧鼻腔各鼻道15〜20min行表面麻醉及收缩鼻腔黏膜,用含有少许0.1%肾上腺索的2%利多卡因作中鼻甲腋前上方鼻黏膜下浸润麻醉。合并鼻中隔偏曲或鼻息肉者,予2%利多卡因行相关部位局部浸润麻醉,并先行鼻中隔矫正术或鼻息肉摘除术。鼻内镜直视下,根据泪囊在鼻腔外侧壁的投影,于钩突前方约6mm处,用镰状刀自上而下作一长约1.5cm的纵行切口达黏骨膜,剥离子向后分离并沿切
3、口上下端向后剪开,使之形成一1.5cmX1.5cm的黏膜瓣,向后翻转,暴露上颌骨额突和泪骨前部。用圆凿凿除上颌骨额突,分离并钳除泪骨前部,使形成一个约l.OcmXl.Ocin大小的骨窗,即可显露略呈淡蓝色的泪囊内壁。经下泪小点将泪道探针插入泪囊,以其末端顶起确认泪囊内壁,并在探针指引下用镰状刀弧行切开泪囊壁,形成向后翻转的黏膜瓣,与原鼻腔外侧壁黏膜瓣相贴,用电动吸引切割刀修整游离缘光滑,用银夹固定之。然后作泪道冲洗,确认泪道通畅后用凡士林纱条轻度填塞鼻腔。术后第二天取出纱条,以含糖皮质激素的抗生素滴眼液滴患眼4周。术后5天内,常规抗感染治疗,连续以庆大
4、霉索、地塞米松注射液行泪道冲洗,发现有明显鼻腔结痂、渗出物者了及时清理,以后约每周行泪道冲洗1次,连续5~8周。1.3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溢泪症状消失,鼻内镜下检查泪囊造口形成,上皮化,泪道冲洗通畅;有效:溢泪症状减轻,鼻内镜下检查泪囊造口不明显,但用力冲洗泪道可以窥见,冲洗泪道尚通畅;无效:仍有溢泪,鼻内镜下检查泪囊造口完全闭锁,挤压泪囊区有分泌物从泪点反流,冲洗泪道不通畅。2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治愈15眼,好转2眼,治愈率为❷88.2%❷,总有效率(包括治愈例数和好转例数)100%。术后泪囊造】I多呈卵圆形或裂隙状。3讨论慢性泪囊炎主要是由于泪道阻塞
5、、泪液潴留而造成溢泪,细菌在泪囊内繁殖,常有黏脓性分泌物自泪点排出。传统鼻外径路术式创伤较大,术后反应较明显,且颜面遗留瘢痕影响美观。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有以下优点:①鼻内镜直视下操作,视野清晰,手术精确,损伤小;②不经鼻外入路,术后面部不留瘢痕,患者易接受,尤其是对美容要求较高的患者;③泪囊内侧壁与中鼻道仅有一薄骨相隔,造骨孔省时省力,且不损伤内眦韧带和肌肉,不影响道泪功能,并发症少,成功率高;④同期完成分别属于眼科和耳鼻喉科的手术避免了二次手术,减少患者的诊疗费用,缩短疾病治疗时间;⑤同时处理鼻腔鼻窦病变,提高手术成功率。确认泪囊在鼻腔外侧壁的投
6、影位置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泪囊位于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结合部前端的前方,前后泪11脊之间的泪囊窝内(前后畴由上颌骨额突形成,后泪晡属泪骨),其在鼻腔外侧壁的投影位于中鼻甲的前端,鼻丘的外侧。掌握了泪囊在鼻腔外侧壁的投影位置后,术中还应注意:①准确定位和充分暴露泪囊;②骨窗大小应适当,偏小易导致造孔处狭窄;③术中应同期处理鼻腔、鼻窦疾病;④切开泪囊时应尽可能形成边缘整齐、宽大的泪囊瓣,用外科银夹将之与鼻腔外侧黏骨膜瓣固定。本组患者均采用外科银夹固定泪囊瓣与黏骨膜瓣,有效防止了黏膜瘢痕挛缩封闭造孔,同时由于造口足够大,无需置扩张管,避免了扩张管充当
7、支架引起造口缩小而封闭。术后应定期清理术腔及周围分泌物、血痂,特别注意痿11周围肉芽及水肿组织、坏死黏膜,防止和避免泪囊造孔堵塞、闭锁,避免鼻腔粘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