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献学-赵荣蔚-中国文史出版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e书联盟电子书下载www.book118.com中国古代文献学赵荣蔚编著中国文史出版社e书联盟电子书下载www.book118.com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中国古代文献学/赵荣蔚编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8(当代学者人文论丛.第8辑/陈星主编)ISBN7-5034-1679-3Ⅰ.中⋯Ⅱ.赵⋯Ⅲ.古文献学—中国Ⅳ.G256.1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5)第076950号中国古代文献学责任编辑:杨玉文封面设计:福瑞来书装出版发行:中国文史出版社社址:北京太平桥大街23号100
2、811印刷:北京忠信诚胶印厂邮编:101109经销: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开本:880×1230毫米1/32印张:10字数:278千字印数:1000册版次:2005年8月北京第1版印次:2005年8月第1次印刷全套定价:260.00元文史版图书如有印、装错误,工厂负责退换。e书联盟电子书下载www.book118.com当代学者人文论丛总序当代学者人文论丛总序张立文近代以来,西学潮水般地涌进,激烈冲击着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为适应于世界学术文化的发展,中国知识精英们纷纷吸纳西学。这种中西学术文化的交往和碰撞,是
3、促使学术文化转型和发展的动力。罗素说:“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①碑。”中西学术文化的交流,使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向现代转变。中国学术文化在学习、接纳、引进西学的过程中,按西学的学科分门别类,以现在话语说便是与世界学术文化接轨。接轨意蕴着痛苦的冲突和融合:一是要转变传统学术文化的思维方式、立场观点、价值观念、评价标准,以适应西学的需要;二是要肢解传统学术文化的有机整体,选出符合于西学学科名之者的资料而叙述之,不符合于西学学科名之者的资料则抛弃之;三是变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主体的自我
4、发展演化为被动的、受制于人的发展演化;四是要放弃一些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学科范式和学术规范,照着西方学科范式和学术规范讲。在中西学术文化的交流中,有得必有失,有收获也必有牺牲,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但如何得多失少,收多损少,这便大有讲究。主张学术文化“全盘西化”者,“一边倒”学苏联者,则得少失多;学术文化保守主义者、国粹主义者,则失少得少,两者在得少这一点上是共同的。①罗素:《中西文明比较》,胡品清译,《一个自由人的崇拜》,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1·e书联盟电子书下载www.book118.c
5、om中国古代文献学在中西学术文化交流中,如何得多失少?应选择融突而和合转生的方式。印度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学术文化,在汉代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发生冲突,展开了“沙门敬不敬王”、“神灭不灭”、“因果有无报应”、以及“空有”、“夷夏”、“化胡”等辩论。到唐韩愈主①张对佛教文化采取“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的简单拒斥方法,而柳宗元主张“统合儒释”,出入佛道。柳氏在回答韩愈指责他为什么不斥佛时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吾之所取②者,与《易》、《论语》合,虽圣人复生,不可得而
6、斥也。”柳宗元在当时对待儒、释、道三教的态度:一是以平等、同情的立场和视角看待三教,不扬此薄彼,或尊彼卑此;二是出入儒、释、道三教,才能深入各家学术思想的堂奥,既悉其本真,又知其长短;三是在出入儒、释、道之中,明三教冲突之所在,才能悉三教融合的关键。在这里冲突也是一种融合的方式,所以不能排斥冲突,而应融合冲突;四是吾所取于佛、道者,与《易》、《论语》合。换言之,柳宗元是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出发,以《易》、《论语》为“取”的标准,不是以佛、道为“取”的标准,即取佛、道以合于《易》、《论语》,而不是相反,从而
7、在“统合儒释”中发展中国学术文化。韩、柳两人对待外来学术文化与本土传统学术文化的立场、态度及其“取”法,对后世宋明学术文化影响巨大。宋初一派以“夷夏”、“费财”之辩拒斥佛教;另一派出入佛道,无论是张载、二程,还是朱熹、陆九渊、王守仁,都累年尽究佛、老之说,而后反求诸《六经》,终于在儒、释、道三教融突中和合转生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学术发展的历史说明,粗暴的批判,取缔的暴力,激烈的拒斥,并不能消除一种思想、学说、理念对于人的思维、心灵的渗透和影响。韩愈主张对佛教采取强制僧侣还俗,焚毁经卷,没收庙产的做法,
8、并没有阻止佛教的继续传播和发展。在唐代,绝大部分第一流知识精英与佛、道有很好的交往,以至相①韩愈:《原道》,《韩昌黎集》卷Ⅱ,《国学基本丛书》本。②柳宗元:《送僧浩初序》,《柳宗元集》卷25,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73—674页。·2·e书联盟电子书下载www.book118.com当代学者人文论丛总序信佛、道,出现了一批伟大的宗教家,而没有造就伟大的儒学哲学家。伟大的儒学哲学家应该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统合儒、释、道三教之学者,宋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