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712583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9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安徽省灵璧县虞姬乡后桥小学王敏”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提出一些新问题、新看法,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数学教学不断追求的发展性目标。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呢?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教学论指出,学习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起求知欲望,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教师把数学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起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
2、力的萌芽。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各一对,以及几个平行四边形,进行摆一摆、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看一看能不能通过拼、摆、移、剪成以前学过的什么样的平面图形?通过自己动手去寻找和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实验,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在老师创设的问题中,学生动脑探索,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像数学家一样研究、创造,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3、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二、 亲历建构过程,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新理念强调:数学学习必须重视建构知识的过程,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探索经历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再发现”、“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7加几”时,教师投影了这样的一幅画面:一群小学生排队买东西,其中男同学7人,女同学4人。先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引出需要解决“一共有多少人?”列出算式:7+4,并鼓励学生发现、探索计算方法,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结果,学生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计算方法,体现了计算方法多样化1、
4、8、9……,一共有11个人;②把4分成3和1,3和7组成10,10+1=11;③把7分成6和1,6和4组成10,10+1=11;④7+4=11,因为我知道6+4=10,10+1=11……这样,学生面对新的计算问题,教师不再是告诉他们可以怎样算,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学生不仅理解了所学的知识,掌握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而且促进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三、 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内容生活化,生活内容数学化,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因此,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促使学生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探索
5、数学知识的奥秘,并由此体验到数学知识散发出来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是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混合运算”拓展应用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个情境:全校老师(20人)带领同学(85人)去“博物馆”参观,在购票处贴着一张门票价格表:成人票40元,学生票30元,团体票(15人以上)25元。你打算怎样购票?面对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现实问题,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亲身去实践,并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得到创造性解决。显然,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