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13课课标解读--张瑞红.doc

八上历史13课课标解读--张瑞红.doc

ID:52674119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9

八上历史13课课标解读--张瑞红.doc_第1页
八上历史13课课标解读--张瑞红.doc_第2页
八上历史13课课标解读--张瑞红.doc_第3页
八上历史13课课标解读--张瑞红.doc_第4页
八上历史13课课标解读--张瑞红.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上历史13课课标解读--张瑞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程标准:知道“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及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对现实社会影响,会说出长征精神。学习目标:1.学生分组或独立探究“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用简练的语言或者图示的方法有条理的表达出来。2.学生从教材中找出“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学生分别讲解各项内容;进而概括它们分别属于哪些方面;3.各小组展示所收集的资料并依据资料、结合时代背景,讨论、用简练的语言归纳、概括红军长征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4.学生结合“遵义会议”内容,分析“长征胜利”的意义,从多角度

2、认识成功与失败,辩证地看待历史实物。学习评价:1.说出“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背景:内容:影响:2.对遵义会议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B.标志着我党从幼稚走向成熟C.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D.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红军的长征路线:瑞金→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吴起镇→会宁4.材料解析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

3、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请回答:(1)这首诗的作者是何人?(2)这首诗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次最艰苦的斗争?(3)远征的原因是什么?(4)诗中反映了红军长征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5)诗中反映了红军长征过程中的那几件大事?(6)“三军”是什么意思?(7)这场斗争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8)在这次事件中体现了红军什么精神?(9)为什么“三军过后尽开颜”?(10)我们要学习红军什么精神?应该怎么样做?学习过程:1.导入新课(出示投影片: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战争、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4、,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情况介绍。利用多媒体投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我们都生活于20世纪二三十这个动荡的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们如何看待当前的时局?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谈一谈你的看法、想法。设计学生活动一:模拟采访(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缩短历史与现实的差距,同时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历史、思考历史。)请一位学生做记者现场采访2—3位当时红军长征人士。(教师不要限制学生,让学生展开联想抒发自己的情怀,精彩的地方给以加分鼓励,注意把握时间。

5、注意分类记录学生的答案)①②③总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没有占领大城市,又转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接着,蒋介石进行了五次围剿,企图扼杀中国革命,中国的命运又将如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板书: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2.学习新课1)出示学习目标(略)2)出示投影:毛泽东、周恩来像。提问:你知道这两位人物是谁?谁能介绍他们的情况?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导致红军被迫进行战略略大转移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本P59页3——5分钟,然后回答)3)中国红军被迫开始长征的时

6、间、地点、人数各是什么?向什么地方出发?(学生看课本P59中下部分,然后归纳要点:)①②③④(根据学生回答,酌情加分。)4)长征初期红军失利的原因是什么?在红军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毛泽东与博古等人进行了论战。设计学生活动二:表演短剧(舌战群儒)旁白:长征初期红军损失过半,在红军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与李德、博古等人进行了一场大辩论。博古:(盛气凌人):中国红军必须向湘西前进,然后与二、六军团会合。毛泽东:(反驳):敌人已在红军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口袋阵,等红军前去。因此,不能去湘西,只能改向去敌人力

7、量薄弱的贵州。李德:(拍桌子叫道):不能去农村,那里人烟稀少,没有发展前途。再说,苏联十月革命不就是在大城市夺取政权了吗?周恩来:苏联有当时的国情,因为苏联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集中在城市,只要在城市发动武装斗争,就可以在全国夺取政权。朱德:对,有道理。毛泽东:中国的大城市都被国民党占领,国民党的势力比较强大,中国红军攻打城市一定损失惨重。必须走人烟稀少的贵州。(博古、李德等人一时无言可答,拂袖而去。)毛泽东等人的观点得到多数同志的支持。因此,红军改向贵州前进,渡过乌江,夺取贵州北部重镇遵义。在此召开了遵义会议。5)下

8、面我们看遵义会议的内容及意义如何?(学生阅读课本P60页中间部分遵义会议内容及意义,然后抢答比赛,总结记录学生的答案。)内容:意义:6)遵义会议以后,中国红军的进军步伐如何?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学生阅读课本P60页下内容,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3-5分钟,然后每组派代表总结发言,注意总结并记录学生的答案)①中国红军的进军步伐_________________。②历史事件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