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568-2005 地理标志产品 凤丹皮.pdf

DB34 568-2005 地理标志产品 凤丹皮.pdf

ID:52590304

大小:304.63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8

DB34 568-2005 地理标志产品 凤丹皮.pdf_第1页
DB34 568-2005 地理标志产品 凤丹皮.pdf_第2页
DB34 568-2005 地理标志产品 凤丹皮.pdf_第3页
DB34 568-2005 地理标志产品 凤丹皮.pdf_第4页
DB34 568-2005 地理标志产品 凤丹皮.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 568-2005 地理标志产品 凤丹皮.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568—2005地理标志产品凤丹皮2005-12-20发布2005-12-2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568-2005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标准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GB17924-1999《原产地域产品通用要求》制定。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牡丹皮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俞德孝、钟正开、徐月异。IDB34/568-2005地理标志产品凤丹皮1范围本标准规定

2、了凤丹皮的地理标志范围、术语和定义,分级与实物标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凤丹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

3、药典(2005年版)一部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凤丹皮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生产的凤丹皮,按照传统的加工工艺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加工而成,具有“表面褐色、呈圆筒状、条均匀微弯、纵形缝口紧闭、断面粉白色、肉厚粉足、有亮银星,气味香浓,味微苦涩”品质特征的凤丹皮。4地理标志范围地理标志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见附录A。5分级与实物标准样5.1分级凤丹皮按感官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5.2实物标准样凤丹皮每级设一个实物标准样,每

4、三年换样一次,特级实物标准样设在一级。6要求6.1自然环境6.1.1地理铜陵县顺安镇、钟鸣镇和南陵县何湾镇位于安徽省中南部,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过渡区,四面低山、丘陵环抱,凤丹种植区域分布在海拔高度50~300m的低山丘陵。6.1.2气候1DB34/568-2005铜陵县顺安镇、钟鸣镇和南陵县何湾镇三镇交界处的凤凰山盆地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过渡区。自然形成了独特的小盆地型气候。域内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11.9℃,年≥10℃

5、积温5000h左右,年平均无霜期247d,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476LJ,光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1364mm,主要集中在6~9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6.1.3土壤铜陵县顺安镇、钟鸣镇和南陵县何湾镇三镇交界处的凤凰山盆地土壤主要为酸性结晶岩—花岗闪长岩风化发育而成的麻石棕红土,其主要造岩矿物为中性斜长石、钾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等。该土壤土体深厚,质地砂壤,中性—微酸性,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6.2凤丹皮种植6.2.1种植地选择凤丹对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但仍以砂壤土最为适宜,应选择地势高,坡

6、度在15-25°的向阳斜坡地且通风透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坡地。垦荒一年或山芋、玉米、芝麻等茬后作物的土地是理想的凤丹皮种植地。6.2.2整理种植地于冬季或初春,将前作残留的桔杆,生荒地上的杂草和荆棘砍倒。晒干后焚烧,可以起到杀灭越冬害虫,疏松土壤和加速土壤养分分解的效果。6.2.3深翻土壤,整平做畦深翻土壤一般分三次,于6、7、8月份各进行一次。第一次翻地深度为60~75cm,土块可不打碎,以利晒地;第二次翻地的深度与第一次相同,边翻地边清除石块、杂草残根等杂物,尤其要将白茅的根

7、清除干净。深翻后的土壤一旦留有残根极易萌发蔓延,与凤丹争水争肥;第三次翻地要细翻,深度为50~60cm即可,翻地时应将上层表土埋入地下,下层土壤翻盖在地面,并将土块打碎,即可进行整平做畦;做畦要有利于排水,土层深厚的山坡地,地表面做成馒头状或屋面状,中间稍高四周略低,并保持一定的坡度;土层较浅的山坡地,可先整出地坎,然后顺地形走势,整平做成宽1.5~2m的畦,畦面呈弧形;平地则做成沟深30cm以上的高畦,并保持沟底平整,排水畅通。6.2.4移栽幼苗于第二年10月中旬前移栽,移栽地的前茬以种植水稻

8、为好,同类作物轮作年限最少3年。栽植密度为行距50~60cm,株距为50cm,施基肥厚10cm(基肥以厩肥或畜粪为主,加适量的饼肥和磷肥),上盖土3cm,每穴栽壮苗1株(较细的苗栽2株),每公顷70000~75000株。栽时,芽头紧靠穴内上部,扶直根茎,舒展根部。盖土一半后,轻轻将苗稍向上提,然后添土略高于畦面,轻轻压实,铺盖腐熟的畜粪和枯草。6.3田间管理6.3.1中耕与亮根,移栽翌年春季萌芽出土后,及时揭除盖草,并略扒开根部除去泥土,使根蔸得到光照,2~3d后结合中耕除草,施苗肥,再行培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