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568-2012 地理标志产品 凤丹

DB34T 568-2012 地理标志产品 凤丹

ID:38898072

大小:418.54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6-21

DB34T 568-2012 地理标志产品 凤丹_第1页
DB34T 568-2012 地理标志产品 凤丹_第2页
DB34T 568-2012 地理标志产品 凤丹_第3页
DB34T 568-2012 地理标志产品 凤丹_第4页
DB34T 568-2012 地理标志产品 凤丹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568-2012 地理标志产品 凤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11.120.10B38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568—2012代替DB34/T568-2005地理标志产品凤丹文稿版次选择2012-08-09发布2012-09-09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568—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令2005年第78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GB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本标准代替DB34/T568-2005《地理标志产品凤丹皮》,本标准与DB34/T568-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2、修改标准名称为:地理标志产品凤丹;——修改了术语和定义,增加了凤丹药材商品名来源和定义;——将原标准“深翻土壤,整平做畦”分成两节陈述(见6.2.3、6.2.4)并进行修订;——增加选种育苗(见2.5);——将移栽一节增加选择苗和移栽方法;——修订田间管理内容;——修订病虫害防治,将病虫害防治方法列入附录B(见6.4);——增加、修改分等分级描述凤丹感官性状(见6.4.1);并修订外观尺寸要求;——增加理化指标丹皮酚等级指标要求(见6.4.3);——修订卫生指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增加铜元素和五氯硝基苯限量,并修订其他重金属元素限量和农

3、残指标限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修订理化、卫生指标检验方法;——修改原附录B“凤丹加工传统工艺”,将其改为附录C。本标准由南陵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凤丹药业有限公司、安徽省牡丹皮协会、南陵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铜陵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月异、丰光江、孙殷祥、刘斌、孙占发、吴晓庆、俞德孝、李光裕。本标准2005年度12月首发布,2012年8月第一次修订。IDB34/T568—2012地理标志产品凤丹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凤丹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分级与实物标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

4、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凤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006年第55号公告《关于批准对凤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凤丹本品来源于毛茛科(Rannuculaceae)植物牡丹Paeoniasuffr

5、uticosaAndr的干燥根皮,称牡丹皮,习称丹皮;因产自安徽铜陵、南陵交界的凤凰山及周围一带的丹皮品质最佳,入药价值高,故称凤丹皮,俗称“凤丹”。在国家质检总局2006年第55号公告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种植的药用牡丹,按照传统的加工工艺,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加工而成的,具有“外表呈褐红色、圆筒状、条匀、筋细、缝紧,内断面呈褐白、质嫩而脆、肉厚粉足、芳香气浓,”品质特征的牡丹皮称为凤丹。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凤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第55号公告批准的范围,为安徽省铜陵县顺安镇、钟鸣镇和南陵县何湾镇3个乡镇行政区域,见

6、附录A。5分级与实物标准样5.1分级凤丹按感官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1DB34/T568—20125.2实物标样凤丹每级设一个实物标准样,每三年换样一次。6要求6.1自然环境6.1.1地理保护区域位于安徽省中南部,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过渡区,四面低山、丘陵环抱,凤丹种植区域分布在海拔高度50m~300m的低山丘陵。6.1.2气候保护区域的凤凰山及周围,自然地貌形成了独特的小盆地气候。域内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11.9℃,年≥10℃积温5000℃左右,2年平均无霜期247d,年平均

7、太阳辐射总量476×104kJ/cm.a,年平均降水量1364mm。6.1.3土壤保护区域凤凰山一带地,土壤主要为酸性结晶岩——花岗闪长岩风化发育而成的麻石棕红土,其主要造岩矿物为中性斜长石、钾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等。该土壤为砂质土壤,土体深厚,中性偏微酸性。6.2种植技术6.2.1种植地选择应选择排水良好、地势高,坡度在15-25º的向阳斜坡地,团粒砂质土壤(金砂土)或麻砂土,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偏微酸性地块。传统方法,山坡地择垦荒的山地或经轮休抛荒4年以上前茬种植山芋、花生、黄豆、玉米、芝麻等作物的土地;洼平地择选种2年以上水稻且排水良好的田地;土地实行

8、轮休轮换种植,忌连作。6.2.2种植地清理生荒地在秋冬或初春,将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