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588672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8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艰难转身.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艰难转身乐平市十里岗乡中心小学 杨朝青以思想内容的理解为主要目标,以文本的深入解读组织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感悟老师的感悟,这是“教课文”的语文课的主要特征。而“教语文”的语文课主要特征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以语言的运用组织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获得自己独特的学习体验。要实现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艰难转身,首先要把握语文课程性质,转变思想观念。首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怎样理解这句话呢?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立科之本,它是语文课程存在的理由。这门课程为什么称之为语文,主要是由它的工具性决定的。2011年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
2、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且在短短的课标中有33处提到“运用”这个词,表明大家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工具性在语文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所以,这种统一是建立在工具性占主体地位的统一。它指导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把语言文字工具的运用摆在语文教学的主体位置,而不是主要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其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意味着语文教学中要把体现工具性的语文知识、技能、方法作为语文课堂的本体性教学内容;把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文内容作为非本体性的教学内容。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不是依靠理解课文内容渗透语文知识、技能和方法,而是在传授语文知识、技能、方法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确了语文课
3、程的性质,转变了思想观念,为实现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艰难转身奠定了思想基础。二、科学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置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阶段性和课程特点。即体现工具性为主体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符合课标设置的阶段教学目标。1、开学初,教师要通读整册教材,分析每单元的教材特点,然后认真研读教学用书,锁定该册教材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并把该学期的教学目标分解到每个单元。人教版语文教材并未给定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只给定一篇篇课文。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知识与理论,科学设置教学目标和内容。比如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第七册语文的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为:(1)认识200个生字,
4、会写200个生字;(2)训练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训练默读能力,能通过默读大致理解课文内容;(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遣词造句的准确,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等。(4)积累语言,背诵10篇(段)文章。(5)口语交际、习作等其他目标……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如第一单元确定为:认识27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边读边想象,感受语言的美;积累语言,背诵2个篇(段);还有口语交际和习作等。2、每篇课文教学目标和内容不宜多,要确保达成教学目标。课文只是个例子,是用于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领悟学习方法的凭借。课文本身不是目标
5、,借助其传授的知识、技能、方法才是目标。既然课文只是个例子,那么不同的课文可以用来实现同一个教学目标,同一篇课文也可以用来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每篇课文实现一个或几个小目标,再通过几篇课文巩固这些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一个学期之后得到显著提升。我们学期教学目标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后,再制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如第一单元第一课《观潮》我们可以确定目标为: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描写潮水的语言,背诵文章的2个段落;学习作者有顺序观察的方法。然后根据这些目标确定教学内容。3、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科书的目标是统一标准的,并未量身定制。不能确
6、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就容易造成目标过高或过低。在一次与上海师范大学国培班学员的《乌鸦喝水》同课异构活动中,于永正老师听了两位学员的课之后,立即改变教学目标和内容,将原来的重点指导写字教学改为指导学生朗读,指导讲故事。于老师说,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我们教学的依据。于老师在听课中发现学生识字量大,字也写得工整,但是课文朗读不合要求,因为上海的一年级第一学期前半学期是诵读儿歌的,与朗读课文有不同要求,而前两位老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所以于老师把课堂重点放在指导朗读停顿和感情朗读上,并且通过讲故事激发读书兴趣。所以目标的制定以及内容的选择必须以学生学习起点为依据。学生已经会的不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
7、教了也学不会的也不教。只教学生不会,但通过引导能学会的内容。三、做好读写结合训练,注重语言的运用练习。崔峦老师说“要和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可实践告诉我们,说这个再见是很艰难的。这要求我们多关注语文的因素,多关注语言的运用,多关注语文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只要教师有语言运用的意识,并努力创造语言运用的机会,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把语言的运用始终摆在语文教学的首要位置。在小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