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569279
大小:5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28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发展思维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发展思维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数学课题组陈文丰石小红11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跨世纪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经历、体验和探索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过程性目标的三个层次。数学教学过程更应该是充满着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知小学生数学学习与具体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尽管如此,我们以往的
2、研究仍停留在零碎、杂乱、毫无章法的阶段,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具体可行的操作程序。为了更系统的、更有效地研究如何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实践的能力,我们确立“动手操作,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课题,以适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时代发展需要。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方式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状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耳、动口,提高感知效果,为学生的数学思维从感性认
3、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水平的矛盾的重要手段。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操作活动,一方面是手与眼的协调活动,对数学材料的动态感知过程,另一方面是手与脑的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隐性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操作时,儿童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部思维活动和谐的结合在一起,帮助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又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二、课题研究的目的1、运用课堂操作实践,将凝结于数学知识及其体系中的活动过程展开,将静态的知识结论
4、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为学生提供“再创造”11的机会,让学生自己通过有目的地操作、观察、比较、分析、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从感知到内化,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和经验,在探索中付出与前人发现这些结论时所曾付出的大体相同的智力代价,从而有效地实现知识训练智力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手、口、脑、眼、耳等多种感官并用,协同作战,在操作活动中去品尝“学习劳动的成功”,体验“克服困难的喜悦”,使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从而达
5、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情感,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之目的。3、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数化过程,数学离不开生活。根据这一现代数学教学理念,本次研究中,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扩大数学教学时空,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制作和应用学具,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能力。4、通过课题研究,创设善于研究、乐于实践、敢于探
6、索的研究氛围,培养一支业务精湛、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的科研教师队伍,实现我校“科研兴校”的目标。三、课题研究的原则(一)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导航者。课堂中,要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索,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保持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二)实践性原则: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努力使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认识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生活是数学
7、的唯一源泉,在实践中探索、构建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并能应用于实践中。(三)创新性原则: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保证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思考、探索、发现、创新的机会,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探索,同时,教师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以保证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四、课题研究的意义通过操作活动,让每个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能理解和掌握,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大面积提高数学课堂教
8、学质量。五、课题研究的策略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边实验,边研究,边总结”11的研究策略,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与培养名师结合起来,与校本教研结合起来,先后举行了多次镇级研讨活动和城东五乡镇教科研协作会,为实验教师提供互动展示交流的平台,发挥了课题实验活动在全镇内的示范辐射作用,并在活动中促进课题的理论提升。还组织了常规性的研讨课许多节,进行多次的不定期的研讨交流活动,努力将课题的思想、课程的理念融入课堂。六、课题研究的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年10——12月,成立了课题组,收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