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538878
大小:2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8
《高考语文试卷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京大学附属中学虞晔如一、语言文字运用二、文言文阅读四、名句名篇默写六、选做题甲、论述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论述类文本《说“异”》,原刊去年11月上海《文汇报》,长约5000余字,经删改,现约800字。作者詹克明,物理学家,科普散文作家,曾发表作品《敬畏自然》、《瓦尔登湖――大地的眼睛》和《生物链断想》等。全文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论证有力,观点新颖:绝不可小视异类。题目设计基本同2008年。⒗作者指出人们往往对异类持什么态度?作者认为应该持什么态度?(6分)答:排斥、打压,缺少起码的宽容。肯定具有积极意
2、义和带来创新结果的异类,容忍无害的异类现象。(肯定积极的,容忍无害的,警惕假异类。三个答到两个即可)⒘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为什么?(6分)答:宇宙万物间普遍存在异类现象,所以是正常的;异类的存在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所以是必需的。16.学生答案失误:人们往往对异类持抵触态度。(得1分)人们往往对异类不能正视。(概括有误,“排斥、打压”不可换成“不能小视”,0分)17.学生答案失误:说明了异类存在的重要性以及带来的正面影响。(说明了必需的原因,即后一个要点,缺少前一个要点
3、,得3分)事物需要发展,体系必然转变,异类可以成为伟大转折的突破口。(同上,得3分)异类可以成为事物的中心。(同上)不仅正常而且必需。(抄写原句,没有表明态度,得0分)乙、实用类文本阅读《画家黄永厚》当是根据广见于网络的祝勇撰写的近5000字的人物特写《黄永厚:冰炭同炉》改编的,现长近8005/5字。好多跟原文无关的很多内容都删了。是命题者为考试卷而改写的。命题者设计的两题,立足点都在概括提炼信息上。⒗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6分)参考答案:①对绘画艺术的毕生追求和热爱,②丰富、传奇
4、、坎坷的人生经历,③涉猎广泛的阅读,④对社会人生的关注与思考,⑤独特的生活态度。(追求、经历、广泛的阅读、对社会人生的关注和思考、独特的人生态度,又补充了天赋、机遇和个性。答对五点即可得满分)以下答案还算是答得较好的:①人生方面,幼年大病不死,人生多难,晚年才较安定。②言谈举止方面,敢于对社会人生表态,但又深居简出,为人低调。③作画方面,不愿把画给不看画的人,但可以随意给朋友。④人物画方面,独具一格,不从流俗,不求形似,重在表达自己。(得4分)大部分的失分在概括不全。或丢了要点,或写了几点,实质仍是答了同一点
5、。⒘从全文看,黄永厚的“冰炭同炉”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6分)参考答案:①既关注现实、褒贬是非,又淡泊宁静、低调处世;②对懂画的朋友慷慨相赠而把重金购画者拒于门外;③将自己对现实人生的态度借历史人物的孤高傲世表达出来。(?这第三点可以说很牵强)补充:对靠时常确立自身价值的画家不屑一顾,但认为人各有志,不必非议。日子过得有时动荡,有时安定,不肯将画卖给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却将其寄给熟悉或是陌生的朋友。(得2分)对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画家不屑一顾,但认为人各有志,不必非议。(得2分)坚持自己的创作价值,对以市场为
6、价值规范的画家不作批评。(得25/5分)在绘画上不从流俗,只求表达自己的情怀。在评价别人时,尊重别人,认为人各有志,不必非议。(得2分,两句话合起来,完整回答了补充答案)学生的主要错误是对“冰炭同炉”不太了解:学生1:①视图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②但他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③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④拒绝重金购画;⑤对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不屑一顾;⑥他孤傲中有一种顽强的自信。(不明题意,不知何谓“冰”、何谓“炭”,何谓“同炉”,得0分)④兵不安,民不在,铁骑满郊畿,当年是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仅得1分
7、)⑤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抄写原句,缺乏理解,仅得1分)⑥铁骑满街奔跑,写出了战争频繁,“膏锋锷”写士兵饥苦,生活处境困难。“填沟壑”写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劳累;到处一片寥落萧条的景象。(得2分)⑦战乱四起,百姓困苦,战争频繁发生。(一知半解,没有扣住原句回答,得0分)(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
8、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角度情感核心词对昔盛今衰悲慨对外敌人侵愤恨对统治阶层痛心对收复失地决心以上答对3点得3分关于“骑黄鹤”舒畅1分这个规范对中学生来说太难了!①由原先的感伤到后来的壮志勃发,反映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敌人的痛恨。②由原来的遥望中原,想起当年,而又看到现实中的场景,感到惋惜,最后又希望自己再次回到汉阳城,为国效力。③5/5开始作者带着一种欣然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