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1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ID:25918270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3

2011高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1页
2011高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2页
2011高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3页
2011高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4页
2011高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1高考语文试卷分析2011高考语文试卷分析2011高考语文试卷分析------回归本色,展现大美2011年高考山东语文试卷秉承山东省近年语文高考的优良作风与特点,体现高中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原则,落实《考试说明》的要求,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1年的整套语文试卷设题以能力立意,侧重考查考生的“双基”素质,体现了以下几大特点:一、保持稳定,适当调整,强调能力2011年《山东卷考试说明》明确指出:“命题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并注重对考生语言应用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语文试卷整体贯彻了这一

2、指导思想,从设题形式、试题难度以及题量等方面看与往年保持相对稳定,而在考试内容和题型结构方面又做了适当调整。“语言文字知识与运用”题重点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字形、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以及辨析病句的能力。与往年相比,试题在保持时代特色、生活特色的同时,更注重了内容的典型性与实用性,考点的设置清晰明确,不刁不钻,更加贴近考生实际。现代文论述类文章阅读部分选用文体特征鲜明的《衡中西以相融》,从美术角度谈对传统与创新以及中西文化的认识,有利于引导考生从文化的层面树立正确的理念与原则。“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部分继续打破“正史传记文”的选材樊篱,在选材角度和范围上作进一步的开

3、拓,选取了《四部丛刊》本的《管子》一部分,而古代诗歌鉴赏部分选取了唐人储光羲《咏山泉》一诗。选考内容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继续开拓了题料选择的范围,节选了当代著名女作家严歌苓中篇小说《审丑》的片段,现实性强且具有一定的教益意义;“实用类文本阅读”则更有所突破,选择了著名学者赵鑫珊的科普文章《没有天堂》,从环保的角度强调了我们对于地球的忧患意识。这两个文本语文性强,题材内容更加面向现实,引发思考。作文题采取命题作文的形式,既克服了话题作文过于宽泛、不着边际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材料作文在审题方面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审题的门槛儿,有利于考生真情实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充分发挥,

4、也有利于对考生的表达能力进行分层次的考查。试卷在考查考生基本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查。试卷第一和第五大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考查的字音、字形、词语全部是常见常用的。本着突出重点、强调实用的原则,今年没有进行标点符号考查的设题;词语考查将双音节实词与四字成语各单设一题;病句则从句子语法结构的把握上对考生重点考查。几个题目设题全面细致,考查方向清晰明确,考点分布均匀且重点突出,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考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进行考查。“语言文字知识与运用”部分涉及的材料内容包括政治、历史、教育、艺术、卫生、社会等多个领域,侧重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引起社会广

5、泛关注与思考的事件和问题,如大运会、人口普查、网络语言等等。在考查考生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的同时,引导考生关注当前社会生活及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状况。此外,第16小题排序、第17小题的表格、第18小题的语体转换,也都凸显了应用性,体现了新课标“在跨学科学习和语文应用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加强整合,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注意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口头交流的能力”的精神,充分体现了重点进行能力考查的基本要求。二、巧设探究,凸显文本本体意义;展示张力,利于作文个性发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考试说明》也把“探究”作

6、为一种能力层级并提出了明确要求。我省高考语文卷探究题的设置始于年。总体上看,最近几年的探究题目正逐步体现出回归语文、立足于文本进行探究的趋势,同时又注重对考生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的深层次考查。2011年的探究题是要求考生“结合文探究作品标题的丰富意蕴”,这种设题方式开放性和层次感更强,在对考生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提出要求的同时,更强调对考生个性化和有创意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既具语文性、也具思辨味;使学生的理解与文本的结合更密切,更适宜于考查考生的知识积累与探究能力。总之,这种探究更进一步地强调了理解主体与文本本体的关系,讲究在理解上有放有收、收放有度,克服了以往有些探究题游离文本的局限。在具

7、体问题的设置上,在考查考生分析、综合、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考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考查的就是考生实实在在的探究能力,将探究定位在了学生对作品的“悟”的高地之上。作文题历来在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能力上占据重要位置。山东省实行自主命题以来,一直对作文的设题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年的话题作文“双赢的智慧”和年的材料作文《星星》,成功实现了从国家卷到山东卷的平稳过渡;年的话题作文“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性质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