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1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ID:47864201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30

上传者:qwe189537
2011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1页
2011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2页
2011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3页
2011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1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让我们一起为了孩子的进步而努力!2011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浙江省高考语文命题以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基础,重在发挥新课程的导向作用,体现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坚持“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高考改革”的原则。高考不仅仅是一次选拔性考试。也是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最后一次学习。这份试卷呈现什么内容,追求什么精神,有什么样的品位,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甚至是终生的。浙江卷的内容和品位要有浙江味,这个味就是“人文味”“文化味”“书卷味”,这是浙江卷的一贯追求。与往年相比,今年这份试卷亮点更多更醒目,可谓秀外慧中、匠心独运。概括来说就是:关注现实、贴近生活,突出人文、渗透理性,内涵丰富、开放创新。 知识点分布、分值及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知识点分布分值比例字音32%字形32%词语32%病句修改32%信息筛选32%仿写42.6%信息提炼53.3%说明文阅读96%文学类文阅读2013.3%文言文阅读1912.6%诗词鉴赏74.6%论语53.3%默写64%作文6040%各题中知识分布和分值比例选择题非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分值合计小题号分值小题号分值4 让我们一起为了孩子的进步而努力!语言文字运用1、2、3、4、5、156、7924现代文阅读8、9610、11、12、13、14、152329文言文阅读16、17、18919、201019诗词鉴赏21、22、23、241212默写2566作文266060总计30120150一.稳中求变 同201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相比,今年试题中“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与“写作”四大板块的结构布局,以及对考生的素质、能力的要求基本上没有变化,语文题型样式、考点分布、题目数量与2010年大致相当;试题选材注重时代性和人文性的风格特色也没有变化。     同2010年相比,今年试题在保持去年试题特色的基础上有局部调整,具体表现为:现代文阅读由2010年的32分减少到29分;古代诗文阅读由2010年的34分增加到37分。内容的微调表明增加了“古代诗文阅读”的比重,强调对论语选读的教材。内容微调带来题型的变化,总量26题保持不变,但删除了第10题,其他题目前移,增加了第24题。     此外具体考点考察形式也有变化,如“语文文字运用”的第五题,考纲上将考点设置为“概括文字主要内容”,题型由去年的“填空“式转化为今年的“选择”式,看起来是难度降低了,但实则更容易失分,更能考察考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和准确性”,笔者认为,这道题是今年高考命题的一大亮点,增加了考察的区分度,估计会有很多考生失分。“语言文字运用”的第六题,考点是修辞运用,去年是仿句拆字,考察学生的修辞能力,其中包括比喻、拟人,今年是仿写句子,考察的修辞能力包括对偶和顶真,要求学生具备较高探究学习能力,唯有思维开阔的学生才能得出满意的答案,死读书不愿思考的学生对此题会一筹莫展。4 让我们一起为了孩子的进步而努力!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文阅读”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最近几年选文基本上都是外国小说,只有去年是中国当代散文,而今年又回归到外国小说,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今年高考试题“变中求稳”的特点。二.紧跟时代 今年高考语文试题体现出极强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试题选材的内容上。例如,语言文字运用中第四题——语病题,其中四个例句分别涉及网络、食品安全、药价下调、日本核泄露等今年社会热点问题。又比如,“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第七题设计公益广告,给出的材料是针对全球象牙贸易恣意蔓延的事实。现代文阅读中的“论述类文本”,以日本核泄漏事件引出“人们应该学会让真理向人类敞开”的论述。又如第四部分“作文题”所给的材料中涉及宗庆后、马化腾、刘翔等新时代人物,如果不关注社会热点信息,考生会对这些人物感到陌生的。对社会热点密切关注的考生应该知道今年“QQ”“360”之争,应该对“QQ”掌门人马化腾不会陌生。值得关注的是,浙江高考语文卷在紧跟时代的同时,也注重地域性,在作文所给材料中提到了“浙商”代表宗庆后,相信浙江考生看起来会很亲切。       三.强调认知     今年高考语文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认知”,即考察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文字运用的第二题,考察学生对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其中选用的四个例句均来自应用文,如作文评语、单据合同、教室板报、招牌广告等,从而考察学生语文认知实践运用能力。“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去年着重考察考生的情感态度不同,今年侧重于考察考生的“认识论”,而且上升到哲学高度。第十五题答题可以从传播学、管理学方面着手,归根结底还是“认识论”问题,要求我们在做事情时不能拘泥于常识,要学会变通;人们再传递信息时,要注意完整性和确切性;在执行命令时,要灵活,善于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较强的认知水平的考生,在这一题上,可能隐约知道怎么答,但很难准确地表述出来,因为人的认知能力需要上升到哲学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增题型“古代诗文比较阅读”中的“德治”“法治”也是考察学生认知能力,特别是第二十四题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就是考察学生的“全面认知能力”,答案中需要把“法治”“德治”的优缺点分别指出,并认识到要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国家的和谐发展。第四部分“作文题”考察学生对时间的认知能力,唯有对时间有正确的认知,才能“轻松作文”。认知能力实质上也是“方法论”的问题,今年浙江高考语文卷,强调考生认知能力考察,实际上是在考察学生的语文实践运用能力,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它对今后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导向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要求他们强调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注重语文教学的实践性。4 让我们一起为了孩子的进步而努力!四.突出价值     新《语文课程标准》给出的教学建议中强调“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今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明显呈现出“突出价值”的特点。比如“语言文字运用”第七题要求学生设置一句广告宣传语,号召人类停止象牙贸易,考生要从“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角度答题。“现代文阅读”中的“论说文本”材料涉及到价值观取向问题,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人类适应与协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文言文阅读”所给材料表现出了张文瓘的“公正严明”和“敢于直谏”的性格特征,对于学生的价值取向有正确引导作用。另外,今年古诗文默写和去年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去年注重情感,例如李商隐的《锦瑟》、晏殊的《蝶恋花》等,今年注重价值观的导向,例如《论语》、《楚辞》选句都是关于做人原则的。辛弃疾的诗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面上是一句“励志句”,实质上表现人的积极奋进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总之,2011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体现了“稳中求变.紧跟时代.强调认知.突出价值”的特点,它紧扣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一线语文授课教师应该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一线语文授课老师只有充分把握新《语文课程标准》,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