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528134
大小:3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8
《盛新凤和美语文操作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盛新凤:“和美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操作程序109【大师网——精彩专题】,点击下载!全站免费!“和美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操作程序浙江湖州吴兴区研训中心盛新凤“和美语文”是在借鉴古今中外哲人智慧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学思想,旨在克服小学语文教育(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诸多的极化现象,“以两极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通过构建“亦雅亦俗”、“雅而俗”两种和美语文阅读教学范式,追求课堂教学的高雅之美和通俗、实用之美,努力创造两极融通之和的小学语文绿色“生态”境界,以求生成雅俗共赏的“和美”课堂。“和美语文”是一种教育教学的美好境界,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操作程序,基本操作程序为“寻点——拉线——-丰枝——画圆”。寻点“和美语文”是一种教学境界,更是一种教学追求,它的落脚点应是“和”与“美”。如何才能使课呈现“和美”的境界呢?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先“寻点”。一、寻“课眼”一堂课,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的呈现,必须有一个主轴、一个中心点,这个“点”如同是一堂课的“课眼”,一堂课有了“课眼”,就可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一篇文章有“文眼”,从不同文体的文章看,诗有“诗眼”,词有“词眼”,小说、散文,都有自己独特的“眼”,从“眼”入手,可以窥到文里无限的“风景”,“眼”中可折射出文章的语言、情意、信息等浓缩的精华。“课眼”有时可以和“文眼”相叠,有时又可另辟蹊径,独立存在。“课眼”的确定可以是文章的语言点,可以是本课的语文能力训练点,也可以是文章蕴涵的情意点。我们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确定相关的点作为“课眼”。如浙教版义务教材第八册《笋芽儿》一课,根据文本的语言特点和单元训练要求,我们找的点是“理解提示语,训练朗读”。浙教版义务教材第六册课文《打碗碗花》找的点是“体会人物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两个点都是语文 能力训练点。又如人教版义务教材第七册《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我们找的点是马可.波罗对卢沟桥的评价“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这个点可以说是个情意点,是文章的文意所在。苏教版实验教材第八册课文《番茄太阳》,可以找课文中的语言点“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确定了文章的“课眼”,整堂课就有了主心骨,有了方向。二、巧定点找到了“课眼”,还得关注课的“起点、节点、疑点、感点、终点。”所谓起点,就是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现状、生活积淀、文化储备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我们的设计,开始我们的教学,是真正的因材施教,也是教学成功的保证。如上苏教版实验教材12册《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时,一起课,问学生:你们预习过课文吗?学生说已经读过很多遍课文了。按照常规的做法,应安排学生先自由朗读全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了再开讲,但课文很长,我就打破常规,让学生选取几个在预习时还读得不是很通顺很流利的段落再快速练读一下,再开讲。这就是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我们应杜绝一刀切、起步走,抹杀个性与个人独特性的做法,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多的安排一些能让学生发挥个性学习特色的学习流程,惟有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才是课堂达到有效乃至高效唯一途径。“节点”是课堂的关键所在。一堂课的设计,有重点难点,即“节点”,通俗地讲,就是节骨眼上的东西,“节点”定得准不准,关系到课堂的成败。节点的内容要保证在一堂课的黄金时间段加以落实。课堂还要设置疑点,疑点要有现场生成性,疑点的生成最易促成课堂上的师生交锋,课堂交锋越激烈,课堂生成越精彩。感点是语感生成点,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我们利用阅读素材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必须找准感点,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中,描写柳树外形的一句“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这句话的感点就是两个数字“两合抱、百十余”,如果充分体会了这两个数字的意义,使数字形象化,学生对这两个数字词有了充分的感觉,朗读的语感就出来,对柳树高大粗壮的形象也就有了充分具体的感受。教学时可以这样引导:“两合抱”粗到底有多粗?你找个同伴演示一下?我们平时上课的教室大概是20-30平方米,也就是相当于两三个教室那么大的一片树阴,可见树冠的巨大,咱们再来读读这句话,一边读一边想象柳树的高大粗壮”。“终点”是课的目标,你的教学目标要达到的位置就是一堂课的终点,对一堂课的终点在哪,教师应该了然于胸。虽然我们主张上不封顶,但应有条基本的底线,有了这条底线,教学操作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如《燕子专列》一课,我们可以把语文知识点的训练终点定位在“掌握总分段式的基本结构。”,有了这个“终点”,我们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认真教学这个知识点,使大部分学生都能有掌握它的构段方式。如果没有这个明晰的“终点” 在远方招手,我们的教学是盲目运行的,也许到最后,只是部分学生可能对这个知识点有些感受。拉线叶圣陶先生在《教学二十韵》中,有这样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老的这一教学思想,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有人称之为“遵路教学法”。课文作者的思路,是教师制定教学思路的指南。正确的教学思路的产生,一般过程是:首先,准确把握住作者的思路,这是不可缺少的认识基础:然后,依据《课标》的规定,根据教学的目的,参考学生的实际,结合本身的素质修养等因素,择取最本质最精华的东西,以较完备的形式、科学的方法融化为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因此教师教学的思路不是课文作者思路的机械重复和原样照搬,而是以作者的思路为指南,参考相关因素,教师再创造的结果。(王志尚语)确定教学思路的过程就是“拉线”的过程。线拉得好,课的结构“主干分明”。“拉线”的过程也是选择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决定一堂课成败的基础。教材内容大于教学内容,文本呈现的是个茂密的语言“大森林”,如何从这“大森林”中“披荆斩棘”开辟出一条道来,找到最集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突破,是关键。如在浙教版义务教材第九册《秦始皇兵马俑》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军阵的布局”和“兵俑神态的栩栩如生”两个内容重点突破,根据这两个内容拉出课的主线,在“秦始皇兵马俑真不愧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个点的牵引下,两个版块的内容犹如线的两端,各自延伸。《卢沟桥的狮子》一文的教学可以选择描写狮子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这段作为重点内容突破,在通过朗读体会了狮子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后,及时锁定语言点“有的狮子(),好象()。”进行想象拓展训练,在媒体的辅助下,学生分别想象和平年代狮子的幸福生活和战争年代狮子的饱经磨难,这两块想象的内容构成了这堂课一条明晰的主线。一、线的流畅性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线要注意它的流畅性,应是一条直线,不能旁支逸出、错综盘曲,如人教版实验教材六年级《草虫的村落》一课,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了三个标点符号“感叹号、问号、省略号”,先读懂作者惊喜、疑问、意犹未尽的情感,再让学生用这三个标点符号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这两个版块的教学内容相互衔接、贯通,串起了一条通过读懂文章标点符号读懂课文的教学主线。这条主线,贯通了文里文外,贯通了语言的吸收与表达,给学生留下无限启迪与思考,所以说,这是一条具有流畅性、延伸性功能的“直线”,而不是“曲线”,更不是“线段”。 如浙教版义务教材《打碗碗花》的设计,整堂课都抓住“体会人物心情,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个单元训练重点展开,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找到“将信将疑”心情的句子,体会读,这个层次的教学,以老师指导为主,第二个层次,默读下文,找到表示小作者心情变化的词,并找出相应的有这些变化的句子,读出心情的变化;第三个层次,自读最后一段,自己体会小作者的心情。最后通过词语的搭配,练习说话,进行语言的迁移。如此以一线贯始末,脉络非常清晰。保证了线的流畅性。又如《笋芽儿》一课,围绕“理解提示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训练点,在第一段课文的教学中,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示范,悟出方法;提示语助读;加提示语。整堂课的结构一线贯通,一气呵成。二、线的延伸性在拉线的过程中还要追求“射线”、“直线”,而不是线段,这样的课,有回味,有遐想,余音绕梁,课尽而意未尽1.情感上的延伸。语文是属于精神领域的学科,语文的学习不仅要给学生留下语言,还要留下精神,留下情感,这些美好的精神养料可以滋养学生的人生。为学生心灵的幸福栖居打下基础。所以每堂课的结课,还要做情感的延伸,如在《秦始皇兵马俑》一课结课时,教师可设计一个情感的尾巴。“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参观者,你们知道他们中都有谁吗?学生的好奇心被点燃后,教师顺势出示一张资料卡,通过阅读,学生知道了,原来有那么多的国际要人都曾经参观过我们的兵马俑,并且还留下了“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的赞叹,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这种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在以后的人生中,可以转化成对祖国的“爱”,这种爱的教育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达成,而是一种基于了解基础上的深切体验和感受,这种感受会在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扎下信任的根基,爱首先需要信任,有了这种信任做基础,这种爱才可靠、真诚、坚定。2.知识上的延伸。语文课要放大,要打破学科框架善于吸纳拓展,应“以言带知”,拓宽知识面是语文本身的需要,也是语文应协助别的学科共同完成的任务。所以,语文课上,老师也应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顺势拓展知识领域,把提升语言能力与拓宽知识领域两项功能同时推进。如《蝙蝠和雷达》一课,课文学完后,让学生口头填空“人们根据(),发明了()。把学生的思绪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外融通。这样的延伸,使课意味深长,余音绕梁,提升了课的内涵。丰枝 “和美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不仅追求课的“主干分明”,还特别强调“枝叶茂盛”。在“点”和“线”的牵引下,还需“上挂下联,左右逢迎”,做到方方面面整合,前前后后贯通。把跟主线相关的文化、语言、知识等信息都整合进来,使课堂内知识点统整,使课内外信息融通,使课堂丰厚、充盈,以点带面连体,形成立体课堂结构。一、以“言”丰枝教学的主干是择取了文本中的主体语言,要使主干丰厚饱满,还必须调用文本中的背景语言。如笔者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时,先对文本进行了“削枝斩叶”,读成了一个词——“撑立”。以此为支点,撬起了全文这个“宇宙”;以此为线,让散落的“语言珍珠”得以串联;以此为轴心,使全文的语言与情感有了向心力。然光有“撑立”这个词还不够,还应为它重新营造一个丰厚的“语境”,好让它在新语境的烘托下“血肉丰满”,于是,“多少、又、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为保全生命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努力”等词句,便被调用到“撑立”身边,成为丰厚它的语境。这是一个重新组合后生成的新的教学语境。二、以“思”丰枝文本有言不尽意之处,这些空白点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想象在给这些空白处补白,引导学生把文本读厚。如在《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七节课文的教学中,笔者三次引导学生想象“你仿佛看到它被摧毁的样子了吗?”“很多时候,当它被高原上的风雪雷电折磨得死去活来,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的时候,它会怎么默默地鼓励自己?”“当这株柳树在高原的风雪雷电中苦苦撑立的时候,它的同类——那些平原柳树在干什么?”引导学生做这样的联想,促成了在学生头脑中形象的描画,“以境造像”,“以语生情”,使“语、像、神”三位一体,共同生成。语成,则促像,像成,则悟神,从语切入,通过对“主体教学内容”的聚焦和“发酵”,加上文本中“背景语言”的烘托渲染,柳树高大、坚韧的形象在学生脑海中巍然屹立。学生读懂一个词“撑立”,同时也读懂了一棵树,读懂了一种精神,达到了“言、意共生”的目的。课堂的主线也因此变得丰厚、饱满。这是利用文本中的背景语言附加想象进行“丰枝”。三、以“链”丰枝课堂要留下余味,达到“课有尽而味无穷” 的境界,就必须在课后链接课外资料,达到丰枝的目的。如浙教版《秦始皇兵马俑》一课,在引导学生充分研读了文本,体会了兵俑神态的栩栩如生后,适时引进课外资料,向学生呈现了一张资料卡:800多个兵俑如何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在让学生读了课外信息后,引导学生利用课外信息练习说话:“有的兵俑(),好象();有的兵俑(),也许();有的兵俑(),似乎()。”课堂因此显得丰盈、充实。这是利用课外资料“丰枝”。画圆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都非常崇尚“圆”,觉得圆是最美的图形,它昭示着流畅、运动、活泼、宛转、和谐、完美等特征,故有圆满、圆通、圆融、圆润等说法。“中国古人推崇圆满和圆融的境界,追求圆融无碍、流转不息的生命境界。圆是中国古人人生理想和艺术理想的表现”。“作为造化精神的表现,艺术只有体现圆浑,与造化为一,方能做到气韵生动,而臻于化境,体现出恰到好处的和谐特征”。(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所以,书法作品讲究气脉要圆畅,思绪要圆通,结构要圆备,风格要圆熟,语言符号要圆转。艺术语言要求“流美圆转”“珠圆玉润”、“字正腔圆”。诗歌要“声律圆稳”、“落笔要面面圆,字字圆。”等等。“和美语文”教学艺术也追求“圆”,如要有圆通的设计思路,圆转的课堂语言等,特别是课的结构,要力求圆备,把整堂课当成一个整体,要有整体的构思、布局,才能带给人美感。一堂课,特别是一堂公开课,作为一个艺术品呈现时,也应该是个圆结构。一、画圆的思路: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先构架,再填充,使整堂课充实、圆满呢?画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首尾呼应。如在《航天飞机》一课的设计过程中,一开始,就请学生来介绍一下航天飞机,学生当然介绍不具体了,在学生迫切需要了解的情况下,让他们仔细研读描写航天飞机外形、速度、作用的句子,积累语言、积累知识,最后,再以航天飞机自述的口吻介绍,学生兴趣盎然讲的很好。这样首尾呼应的教学设计,把课上成了一个圆。又如,《五彩池》一课,杭州的虞大明老师作了以下创意的设计:上课伊始,虞老师说他有个旅游公司的朋友,拜托同学们做件事,待会上完课后,帮助为五彩池写几句广告词,这样就为学生的学习订下了目标,为下文打下了伏笔。课文学完后,在学生充分感悟了五彩池的美后,让学生为五彩池做广告,学生兴趣盎然。整堂课首尾呼应,浑然一体。2、呼应中心。 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都应该有个情感的主旋律,它就像航轮赖以依靠的港湾、众川汇聚的大海、万物仰慕的太阳。它是中心、是航向,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应呼应中心。“众星捧月”,使教者、学者、听者的情感在同一点上不断回环、共振、升华、深化。如《秦始皇兵马俑》一课的教学,在学生充分感悟兵马俑的陈容的威武雄壮及神态的栩栩如生时,师生的思维、情感一直在秦始皇兵马俑真不愧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惊叹中回环。3、细节照应。“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那些细微的地方”(于永正语)故而,在细节处照应,便能给人留下精雕细刻的深刻印象。如《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教学,开始在研读柳树样子一段时,引导学生生疑:柳树的外形这样高大粗壮,这是一奇;树枝和树干这样的粗实而坚硬,这是二奇;树叶绿得这样饱经沧桑,这是三奇。结课时又回到再读这段话,教师继续抛出问题回应开头:这回你知道它为什么长得这样高大粗壮?树干和树枝这样粗实坚硬?叶子绿得如此饱经沧桑?在学生一一回答谈了自己的理解与体会后,教师再逐一把问号擦去。如此从生疑到解疑过程的清晰展示,前后照应,浑然一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给人的感觉,好像在修整这个“圆”。二、圆的特质: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所画的圆应有以下特质:1.同心圆。如何才能画成几个同心圆呢?首先要确定主题,在主题上不断回环。如《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在每个内容的学习告一段落后,反复回环到中心句“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上,形成一种一唱三叹的复沓式结构,课堂情感也在这种反复回环中不断推进,给人留下“圆”的印象。其次,还应在细节上照应,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的教学,学生读了描写柳树样子的语段后,生成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这株高原柳树这样高大茂盛?为什么高原柳树的枝干这样坚硬?为什么高原柳树的叶子绿得如此饱经沧桑?学完课文后,再让学生一一自答,最后逐个擦去板书中的问号。这种细节上的前后照应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觉得课始终在画圆,而且在画“同心圆”。最后,还应在点上敲打,如笔者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时,对“撑立”这个词,反复敲打,先是体会它的表层意思“张开枝干高大粗壮的样子”,然后体会它含着的意思:在高原的恶劣环境中,柳树拼命地“熬、忍、坚持,跟死神较劲”,就这样在高原上“撑过来”;最后让学生提炼“这是一种怎样的撑立?你能用一个词概括吗?”这样分几个层次在“撑立”这个点上反复敲打,使文意的挖掘逐步深入,在外观上,好象在修复、完善这个圆的结构。2.开放圆。“和美语文” 主张建构开放的圆。系统论中强调:圆如果是封闭,就等于死亡。所以在课前、课中、课后,我们引导学生搜集信息,使语文学习由课内走向课外,走向更开放、更主动的自主学习的广阔天地。如《卢沟桥的狮子》一课,课文学完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让学生自由组成合作小组,分门别类去网站查阅资料。1、地理位置组:查阅卢沟桥的地理位置。2、建筑构造组:查阅卢沟桥的建筑构造,以及有关的图片、文字资料。3、景物特点组:查阅有关卢沟桥上狮子的图片、文字资料。4、历史资料组:查阅与卢沟桥相关的历史资料,包括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5、游人评论组:搜集查阅有关对卢沟桥的评论文章。这样就像给了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们自己到课外再去拉线、画圆。所以在课堂上,我们画的是一个“开放的圆”。寻点、拉线、连成面,一堂课的“骨架”撑起来了,再以“血肉”充实之,这课就变成立体的了,就有了活力和气韵。这样的课堂,离充满了雅俗之美、生命气息的“和美”之境也就不远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