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学习课件-开学第一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学习课件-开学第一课

ID:81521225

大小:8.86 MB

页数:38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_^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学习课件-开学第一课_第1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学习课件-开学第一课_第2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学习课件-开学第一课_第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学习课件-开学第一课_第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学习课件-开学第一课_第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学习课件-开学第一课_第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学习课件-开学第一课_第7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学习课件-开学第一课_第8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学习课件-开学第一课_第9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学习课件-开学第一课_第10页
资源描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学习课件-开学第一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健康新学期☆☆☆学校开学第一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培训 前言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并逐渐蔓延到全国。经过全国人民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疫情形势持续向好,我校也顺利复课复学。同学们,行百里者半九十,零新增不代表零风险。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任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都将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前功尽弃。疫情防控工作仍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同学们仍要时刻保持防范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确保学习期间身体健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目录CONTENTE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nCoV1病毒和细菌的主要区别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基本知识3疫情期间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病毒和细菌的主要区别病毒与细菌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区别、对人在是否有利?01 1.什么是病毒?病毒病毒是一种能像针一样插入人体内的寄主细胞,通过感染细胞并复制遗传信息,然后利用寄主的细胞进行自我复制的非细胞型生物。 2.什么是细菌?细菌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共同生存的微生物,一个细菌就是一个个体,主要结构是核蛋白体,无其他细胞器,但可以自行分裂繁殖。 3.病毒与细菌的区别?病毒和细菌的大小、来源以及在人体中的作用各不相同。病毒是最小的也是最简单的有机体,比细菌小的多。细菌是原核微生物一类,能在其他细胞内外存活,也可以在没有寄主情况下生存。病毒是细胞内的有机体,需要侵入其他细胞才能存活。病毒改变了宿主的遗传物质,并利用宿主产生大量病毒。 无论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病毒必须找到一个寄主细胞来繁殖,而大多数细菌可以独立生存繁殖而不需要任何宿主。细菌有一整套生长和繁殖的装置(细胞器),通常是无性繁殖的。相反,病毒通常把它们的遗传信息比如核酸(DNA或RNA)包装在外壳中。它们需要利用宿主的细胞器来复制自己。它们的外部“脚”附着在细胞上,并把它们的遗传物质注入细胞。但实际包裹在遗传物质中的病毒并不是真正有生命的病毒。在遇到寄主之前,他们并没有生命迹象。3.病毒与细菌的区别? 4.病毒与细菌对人类是否有利?病毒和细菌也可以从它们对人类的好处这个方面来区别。如果用细胞来测量,人体内含有约90%的微生物细胞和10%的人类细胞。由此可见我们身体中有这么多微生物,这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它们是与我们的身体细胞不同的个体。许多细菌与人体和平共存,甚至其中许多细菌负责非常重要的任务,例如维生素的制造、处理体内微不足道的废物和制造氧气。但大多数病毒对人们都不利,而且没有什么作用。细菌病毒 5.什么是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柱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冠状病毒是成人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之一,在儿童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很少波及下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2至5天,平均为3天。冠状病毒还可以引起婴儿、新生儿急性肠胃炎,主要症状是水样大便、发热、呕吐,每天10余次,严重者可以出现血水样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基本知识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什么特点?02 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2.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异常,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后病情更重。 3.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1.飞沫传播病人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可以导致感染2.接触传播飞沬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觖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瞪粘膜,导致感染 4.什么是飞沫传播?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咳嗽、打喷嚏或说话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飞沫的产生 5.什么是接触传播?什么是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指的是中间没有通过其他物品,病原体直接引起的感染。我们最常说的直接接触传播包括接吻和性交。接吻、性交本身就是近距离接触才能发生的,所以如果有疑似感染症状还是不建议的。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指间接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所造成的传播。如手及日常生活用品(床上用品、玩具、食具、衣物等)被传染源的排泄物(如粪便可能存在传播,目前不能完全确定)或分泌物(如咳嗽喷嚏伴随的排泄物)污染后被手接触到,然后用手触摸鼻子、嘴巴、眼睛等粘膜从而进入体内。 6.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表现有哪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仅表现为头痛、心慌、胸闷、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7.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型肺炎有什么不同?普通感冒通常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咽喉不适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而全身症状较轻,不发热或仅有短暂发热。流感多为高热,全身症状较重,伴畏寒、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等表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 8.什么是密切接触者?什么是亲密接触者?WHAT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密切接触者——指14天内曾与病毒的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①②③④⑤ 9.如果是密切接触者怎么办?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主动配合好卫生部门居家隔离14天,期间做好个人健康状况记录,接受健康询问;隔离期间如有身体不适,应及时联系辖区卫生人员。主动配合隔离14天 10.出现什么症状可能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甚至可无明显发热。严重症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除了以上发病症状,还有可能发病症状「不典型」01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轻度纳差、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02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头痛;03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心慌、胸闷等;04以眼科症状为首发表现:如结膜炎;05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如果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咳嗽、咳痰、气促、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都应及时就医,并告诉医生发病前两周的旅行史,以便医生快速做出判断。 疫情期间如何做好个人防护03重点讲解如何正确洗手、选用口罩、佩戴口罩以及上下学过程注意事项? 1.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冠病毒肺炎传染?(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5)居家隔离休息。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6)出现症状及早就医。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要及时告诉老师,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1.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冠病毒肺炎传染? 正确洗手,洗手搓洗时间要在20秒以上,揉搓步骤简单归纳为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2.如何正确洗手-七步洗手法? 3.哪些时刻需要洗手?(1)传递课本、作业前后(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3)在课间活动后进教室前(4)吃饭前(5)上厕所后(6)手脏时(7)接触过动物之后(8)放学回到家后 4.口罩应该怎么选?口罩没用要用注意事项纸质口罩、棉布口罩海绵口罩、活性炭口罩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一定程度预防呼吸道感染外包装明确注明医用外科口罩预防由患者体液引起的飞沫传染过滤率达到95%尽量选择不带呼吸阀的更换时间保存方法建议2-4小时更换一次将口罩叠好放入清洁的自封袋中将解除口鼻的一面朝里折好一旦污染,应第一时间更换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5.常用口罩介绍N95口罩N95型口罩对空气动力学直径≥0.3µm的颗粒的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空气细菌和真菌孢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主要在0.7-10µm之间变化,也在N95型口罩的防护范围内。能有效过滤和净化所吸入的异常气味(有毒气体除外),帮助降低某些可吸入微生物颗粒物(如霉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等)的暴露水平,但并不能消除接触性传染、生病或死亡的风险。N95级别以上口罩理论上可使用1至2天,一次性N95口罩摘下后不能重复使用。 5.常用口罩介绍医用级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是一种密合性自吸过滤式医疗防护用品,防护等级高,尤其适用于诊疗活动中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时佩戴。可滤过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微滴等,属于一次性使用产品。医用防护口罩能阻止大部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WHO推荐医务人员采用防颗粒物的防护口罩,以防止医院空气中的病毒感染。一次性外科防护口罩最长使用时间为4小时,打湿后应立即更换。 6.如何正确佩戴口罩?(1)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2)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3)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4)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戴口罩前要洗手!!! 7.使用后的口罩如何处理?普通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没有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风险,使用后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疑似病例及其护理人员用过的口罩,按照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处理完口罩后,要清洗双手。 8.每天上下学注意事项?(1)每日上学离家出发前自测体温,体温正常者方可出门。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不要上学,要及时就医,并向社区和学校报告。学校 8.每天上下学注意事项?(2)每日上下学,建议步行或骑行。乘私家车时:要适当增加开窗通风次数并全程佩戴口罩;私家车内部及门把手建议每日用75%的酒精或消毒湿巾擦拭一次。乘坐公交、地铁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并随身携带纸巾、一次性消毒湿巾或手消毒液等物品;途中尽量减少用手触摸座位、扶手、车门、扶杆等公共物品,触摸后可使用手消毒液或一次性消毒湿巾清洁手部;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口鼻眼;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有条件时至少1米),注意咳嗽和喷嚏礼仪。 8.每天上下学注意事项?(3)进校前,应主动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校;体温异常者经学校登记备案后劝返离校,由家人陪同到发热门诊就医,并向社区和学校报告病情诊治情况。同学们每日应尽量维持“家—学校”两点一线的轨迹,如果去过其他场所,记录好行程,以便配合可能发生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放学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并立即洗手消毒,把外套放到通风处。 9.前往公共场所怎样做好预防?(1)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2)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鼻完全遮住;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咳嗽打喷嚏后,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3)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4)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农场牲畜或野生动物接触。(5)尽量避免各类聚会。(6)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 10.所有消毒液都是有毒的所有消毒液都是有毒的,同学们一定不能把它们当作饮料!!! 同学们,病毒不可怕,我们一定可以打败它!希望同学们在学校安心学习,按老师要求做好防护,互相提醒,互相帮助,我们齐心协力一起战胜病毒!同学们,能不能做到?结语Conclusion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nCoV 谢谢聆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