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解质紊乱(5年制非临医).ppt

水电解质紊乱(5年制非临医).ppt

ID:52527257

大小:400.50 KB

页数:63页

时间:2020-04-09

水电解质紊乱(5年制非临医).ppt_第1页
水电解质紊乱(5年制非临医).ppt_第2页
水电解质紊乱(5年制非临医).ppt_第3页
水电解质紊乱(5年制非临医).ppt_第4页
水电解质紊乱(5年制非临医).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电解质紊乱(5年制非临医).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病理生理学课件水、电解质代谢紊乱water&electrolytesmetabolicimbalance第一节水、钠代谢障碍第二节钾代谢障碍第三节镁代谢障碍第四节钙磷代谢障碍内容体液的容量和分布体液(60%)细胞内液(ICF)(40%)细胞外液(ECF)(20%)----内环境血浆(5%)组织间液(15%)跨细胞液“第三间隙液”(极少)体液的主要电解质成分血浆组织间液细胞内液mmol/LmEq/Lmmol/LmEq/Lmmol/LmEq/L阳离子Na+1421421451451010K+444416

2、0160阳离子总量154154205阴离子总量154154205阴离子Cl-10310311511522Mg2+21.5317.5351HCO3-2727303088SO42-110.50.5HPO42-221170140Ca2+2.51.535极微极微55有机酸11655Pr-体液的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Na+、K+、Cl-、HCO3-等蛋白质体液的渗透压(280~310mmol/L)低渗----等渗----高渗水平衡:正常人每日水的摄入和排出量尿量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粪便水饮水食物水代谢水合

3、计摄入(ml)1000~1300700~9002000~2500300排出(ml)1000~15002000~2500500350150体内钠的分布钠总量(40~50mmol/Kg)可交换钠(60%)不可交换钠(40%)结合于骨骼的基质细胞外液(50%)细胞内液(10%)正常血清Na+浓度130~150mmol/L正常细胞内液Na+浓度10mmol/L钠平衡:体内外钠的交换钠的摄入钠的排出食盐尿汗液肾排钠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体液容量及渗透压调节․口渴中枢的作用․抗利尿激素(ADH)的作

4、用․醛固酮的作用․肾脏的作用․心房肽(ANP)、水通道蛋白(AQP)的作用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一)根据体液渗透压分类:1、低渗性脱水2、高渗性脱水3、等渗性脱水4、低渗性水过多(水中毒)5、高渗性水过多(盐中毒)6、等渗性水过多(水肿)(二)根据血钠浓度和体液容量分类1、低钠血症1)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2)高容量性低钠血症3)等容量性低钠血症2、高钠血症1)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2)高容量性高钠血症3)等容量性高钠血症3、正常血钠性水紊乱1)等渗性脱水2)水肿失水又失Na+,失N

5、a+>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hyponatremia),即低渗性脱水(hypotonicdehydration)。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1、原因和机制经肾内或肾外途径丢失大量体液或体液积聚在“第三间隙(thirdspace)”后,只补充水而未给含钠液体。(1)经肾丢失体液:1)长期连续使用高效利尿剂2)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3)肾实质性疾病4)肾小管酸中毒(2)肾外丢失体液:1)经

6、消化道失液2)体腔内(“第三间隙”)大量液体积聚3)经皮肤失液(1)细胞外液减少,易发生休克(2)无口渴感(3)有明显的失水体征(4)低比重尿,尿量增多(早期)或减少(晚期),尿钠增多(肾性失钠)或减少(肾外失钠)2、对机体的影响(1)防治原发病(2)用等渗氯化钠溶液适当补液(3)防治休克3、防治原则失水又失Na+,失水>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hypernatremia),即

7、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dehydration)。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1)水摄入减少(2)水丢失过多1)经呼吸道失水2)经皮肤失水3)经肾失水:尿崩症等4)经胃肠道丢失1、原因和机制(1)口渴(2)细胞外液含量减少(3)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4)血液浓缩(5)脑细胞脱水致高渗性昏迷、局部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6)脱水热2、对机体的影响(1)防治原发病(2)补充缺少的水分:5%~10%葡萄糖溶液(3)补给适量的Na+:生理盐水与5%~10%葡萄糖混合液(4)补充适量的钾3、防治

8、原则水与Na+成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血清Na+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内,——称为等渗性脱水(isotonicdehydration)。等渗性脱水(1)呕吐、腹泻(2)大面积烧伤(3)大量抽放胸、腹水1、原因和机制单纯性等渗性脱水较少见,通过不感性蒸发和呼吸不断丢失水分转变为高渗性脱水;或补给过多低渗性溶液转变为低渗性脱水。2、对机体的影响(1)防治原发病(2)补充偏低渗性溶液3、防治原则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失Na+>失水水与Na+成比例丢失失水>失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