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外伤性脑梗死37例临床研究

老年外伤性脑梗死37例临床研究

ID:5244993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老年外伤性脑梗死37例临床研究_第1页
老年外伤性脑梗死37例临床研究_第2页
老年外伤性脑梗死37例临床研究_第3页
老年外伤性脑梗死37例临床研究_第4页
老年外伤性脑梗死37例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年外伤性脑梗死37例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老年外伤性脑梗死37例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急性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方法:对37例经MRI及CT确诊为外伤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按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评分法判断患者的预后,探讨老年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相应对策。结果:恢复良好6例,中残9例,重残11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8例,提示老年外伤性脑梗死致残率高,死亡率高,预后极差。结论:老年患者发生颅脑外伤应重视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可能,并对相关可能因素进行积极干预,防止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关键词】老年;外伤性脑梗死;临床分析doi:10.3969/j.issn.1674-4985.

2、2013.20.056外伤性脑梗死(posttraumaticcerebralinfarction,PTCI)是颅脑外伤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目前尚无准确报道,更少有老年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报道。外伤性脑梗死一旦发生,往往会引起较严重的继发性脑损伤,使病情恶化或长期无改善,从而影响患者预后[1]。老年脑外伤患者由于脑组织退化,弹性变差,脑血管普遍硬化,代偿修复能力下降,一旦发生外伤性脑梗死,将进一步加重脑功能损害,引起严重神经功能缺失,使病情迅速恶化,预后极差。1资料与方法61.1一般资料本科自2004年1月-2011年10月间共收治37例经MRI及CT确诊为外伤性脑梗死的60岁以

3、上老年患者,其中男26例,女11例,年龄60~82岁,平均69岁。受伤前单纯患有高血压21例,单纯患有糖尿病12例,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9例,患有冠心病1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6例,患有慢阻肺8例。致伤原因:摔伤22例,交通事故13例,高处坠落物砸伤2例。37例中有12例既往曾有不同程度脑梗死病史,但均已痊愈,未遗留任何后遗症。1.2临床表现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13分9例,9~12分18例,5~8分6例,≤4分4例。伤后24小时内表现为头痛、恶心18例。单瘫5例,偏瘫7例,失语3例。昏迷14例,其中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脑疝2例。有精神症状者2例。合并有骨折、胸腹部外伤11例。外伤后出

4、现低血压状态、休克6例。1.3影像资料入院脑CT表现为脑挫裂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脑挫裂伤、脑内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10例,硬膜外血肿7例,颅骨骨折5例。经脑CT和(或)MRI检查48h发现脑梗死14例,2~7d发现18例,一周后的5例。梗死部位[2]:腔隙性梗死(Ⅰ型)3例,单脑叶梗死(Ⅱ型)12例,多脑叶梗死(Ⅲ型)10例,挫裂伤出血型梗死(Ⅳ型)8例,小脑脑干(Ⅴ型)4例。61.4治疗方式手术治疗11例,包括开颅清除血肿、失活脑组织,去骨瓣减压,保守治疗26例,主要包括脱水剂、抗凝、抗血小板、脑保护剂、改善脑循环、亚低温以及防止并发症等,2结果恢复良好6例,占16%;中

5、残9例,占24%;重残11例,占30%;植物生存3例,占8%;死亡8例,占22%(其中,手术治疗组死亡5例,保守治疗组死亡3例)。3讨论PTCI是继发于颅脑损伤后脑血管发生严重痉挛或闭塞,导致受损血管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梗死,文献报道PTCI的发生率约占颅脑损伤患者的1.9%~8.0%,而死亡率高达45%[3-4]。目前PTCI发生的主要机制尚不清楚,多认为与原发性脑损伤如脑挫裂伤、脑血管损伤以及继发性损害有关。6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颅脑损伤的伤情是影响PTCI的重要因素,其导致PTCI发生的可能因素包括:(1)各种因素导致的高颅压引起局部血管受压[5-6]: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可直接或间

6、接压迫或损伤脑血管;高颅压引起脑组织在天幕裂孔、大脑镰下、骨嵴等处嵌压,供血动脉被压迫、牵拉、扭曲,造成血管狭窄、闭塞及血管内膜损伤,形成血栓,造成脑梗死。(2)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文献报道脑挫裂伤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可能性更大[7-8]。(3)颈内动脉、椎动脉损伤:颅颈部闭合性损伤如:颈椎钝性损伤、颈部挥鞭样损伤导致颈部强力后仰及侧屈时,颈内动脉、椎动脉易受到牵扯和挤压,造成内膜撕裂、剥离,从而引起血小板附壁及血栓形,血管腔狭窄,大脑中动脉也可能受到累及[9-10]。(4)外伤后血管活性物质失调引起微循环障碍:血管损伤后释放组织凝血酶,激活血浆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使

7、血浆内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血小板黏着、聚集,从而导致血栓形成[11]。(5)颅内低灌注及血液高黏状态:外伤后失血形休克后血容量不足,脑水肿时脱水药过度不适当使用等,均可导致颅内低灌注,脑血流量减少及血流缓慢,加之颅脑损伤后血液动力学改变,红细胞聚集性增高,血液黏度增加,血流阻力增大,更易形成脑梗死。(6)合并长骨骨折时的脂肪栓塞:当颅脑损伤患者合并长骨骨折、多发骨折或骨盆骨折时,易出现脂肪栓塞。(7)感染:由于老年人肺功能较差,颅脑损伤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