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380262
大小:5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7
《浅谈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不外乎就是培养小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化知识,为今后语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自己进一步走出社会独立生活做好准备。任务是明确的,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屮,不少语文老师却将语文与生活的生生剥离开来,把语文当作纯粹的技术训练,“填鸭式”的硬压给学生,让学生机械地学习语文而压得喘不过气来,语文训练基本上是千篇一律地机械地重复:生字、词语、句子、段落分析、归纳中心思想、写作文均是从量上进行简单的重复叠加。久而久之,学生便形成定势,逐渐地学会了考试,却也逐渐地失去了学习
2、语文的兴趣,对语文的这种枯燥无味的重复学习产生了厌学情绪,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但在教育教学中却没有很好地贯彻与实施。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止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1创设情境,激发语
3、文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指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生动、直观、形象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内化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学生的知识不是教师“教”进去的,而是学牛“学”进去的,所以说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活泼的环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把他们当作真正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去“学对于这一点,我们除了可以在上课时用一些辅助的教学课件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
4、学习这一门课后他们能做什么,也就是说让学生带着冃的去学习,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2比赛提高学习语文的热情小学生喜欢争强好胜,喜欢比试竞争,所以我在任课班级坚持实行“语文学习小组竞赛”活动,将学生划分成几个“语文学习小组”,每小组设组长一人,依据学习成绩不定期地轮换。把学生的读书、写字、作业质量、单元考试成绩等都纳入学习小组的竞赛内容,每月一小结,每学期一总结。此举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的成绩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引导。兴趣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5、两种,这两种兴趣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教学屮要特别注意利用间接兴趣的力量,要经常对学牛•进行学习动机的教育,尽量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长久性、稳定性,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真正落实好素质教育。3探索问题,启发思考激发学生一时的兴趣并不难,但如果维持学生的兴趣,并能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呢?我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学生对感知的新知识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分析、思考的急切心理,教师利用好这种心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6、创造激情。所以我感到:教师的“教”应是“基本讲解——引导学习——启发思考一一归纳总结——讲解要点——设计练习”,而学生的“学”应是“理解笔记一一口己探索一一大胆质疑一一展开讨论一一总结评论一一口主创造”。这教与学的过程屮,是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让他们感到直观学,有兴趣学,这时老师再来教,效果才明显。4开展课外活动,激起学习语文的兴趣经常举行诗文比赛,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普通话朗读能力。还抽时间带领他们到具体的环境,通过采访等活动,提高他们应用文写作的能力。更难得的是有效地带动了全班同学的参与。我们应该始终把培养学
7、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放在第一位,让他们锻炼自我、展示自我,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实践,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讨论热烈,整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综合索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说,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课堂是相辅相成的,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有机延伸,通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综上所述,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有效地实施素
8、质教育。只有领悟课程改革变革学习方式的深远意义,把握好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