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燃烧噪声与机械噪声的测试方法研究.pdf

内燃机燃烧噪声与机械噪声的测试方法研究.pdf

ID:52345346

大小:111.4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6

内燃机燃烧噪声与机械噪声的测试方法研究.pdf_第1页
内燃机燃烧噪声与机械噪声的测试方法研究.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内燃机燃烧噪声与机械噪声的测试方法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杜理平:内燃机燃烧噪声与机械噪声的测试方法研究39内燃机燃烧噪声与机械噪声的测试方法研究杜理平(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摘要]由于内燃机目前在汽车、轮船等机械上使用的特别多,在运行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的情况。所以对这种噪声问题进行识别和测试,就变得非常必要。本文利用建模的方法,对内燃机运行噪声进行了测试。[关键词]内燃机;燃烧噪声;机械噪声;测试分析1内燃机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概况内燃机在运行的时候,通常都会出现一定的噪声,目前主要包括燃烧噪声、机械噪声和动力噪声几种形式。而燃烧噪声与机械噪声一

2、般统称叫作内燃机表面结构噪声。基于每一种噪声出现的原理都不一致,进程控制的措施也不尽相同,因而进行科学有效的测试就成为了内燃机噪声防范的重要前提。而动力噪声通常是由空气进出内燃机所引起的,一般声辐射的区域相对有一定跨度,所以测试起来非常便利。然而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由于是在内燃机的内部系统中出现,同时通过其表面构件发出来,出现的位置、时间和区间很容易叠加起来,所以识别和检测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现今对于内燃机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检测方法,使用比较广的就是盲源分离和分别运行方法。但是这种盲源分离方法检测出现了噪声

3、通常在波形和信息源上比较接近,幅值的作用不是很明显。而分别运行的技术在倒拖的过程中,也无法准确地检测到内燃机缸体里面的温度和压力情况,对于机械噪声检测的准确度不是很精确。况且,目前国外在对内燃机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进行检测的时候,对于消声室的要求太高,成本比较高昂,并且内燃机由于受到结构类型、型号大小、自身重力和运行环境的影响,在消声室内检测非常困难,控制噪声出现也不是很容易,所以目前应用的不是很普遍。因此,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运用将喷油提前角适当改变的技术对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进行检测,以便科学地采取控制和

4、防范措施。2内燃机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测试分析通常情况下,内燃机的燃烧噪声主要是燃烧室里面形成的压力振动,从内燃机主体构建降低到表面的机械振动释放出来的噪音,而将燃烧噪声和内燃机缸体内的压力相比,计算出燃烧噪声的传输系数,然后将内燃机活塞撞击缸套、齿轮、喷油管等部件引起的振动所释放出来的声音叫作机械噪声。而且很多技术人员通过实践操作和检测分析,往往得出了以下的结论,这也是检测噪声的基础:一是假设内燃机转动速率固定,适当地将喷油提前角做以改变,机械噪声并无变化。二是假设燃烧噪声同缸体内压力的比率,没有与转动速率

5、、荷载性能和喷油提前角的改变而改变,而是来自于内燃机的内部结构。按照上述的假定条件,内燃机在运行时候出现的噪声,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计算频率:(1)P1=Pm+H丰PCI(2)P2=Pm+H术PC2在这两个公式里,Pl和P2分别代表的是2次发动机总噪声的声压取值;Pm代表的是机械噪声的声压取值;PCI和PC2代表的是2次缸压曲线的不同取值在经由傅里叶之后发生改变的频谱数值;H代表的是内燃机气缸压力同燃烧噪声的比率。按内燃机与配件2016年第5期照这样的公式推算,对喷油提前角进行适当变化,就能够在机械噪声功率

6、和传输系数保持固定数值的基础上,使得燃烧噪声的功功率发生变化,因而对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进行科学地检测。基于上面两个公式的计算,也能够计算出:(3)LWCl=LWl+1019l一100.1(LW2一LWl)1—100。l(LPY2一LPYI)(4)LWC2=LWCl+LPY2一LPYl(5)LWm=LWl+1019[1—100.1(LWcl—LWl)]其中LWl和LW2表示2次检测喷油提前角时候功率总值;LPYl和LPY2表示2次检测喷油提前角时候气缸压力系数;LWcl和LWc2表示检测2次喷油提前角时候燃烧

7、噪声的功率数值;LWm代表的是机械噪声的功率数值。用这种计算方法假设内燃机转动速率固定,让喷油提前角数值变化,也能够对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准确地检测出来。3结束语尽管当前检测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的方法比较多,但是综合来看,对喷油提前角进行适度改变的方法,不仅不用太多的数据资料,而且检测的准确性非常好,同时可以检测出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所发出的声功率级和频率情况,即使内燃机的型号不一样,也能够广泛地使用这种检测方式。因此,内燃机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检测中,将会越来越多的应用这种方法,在确保内燃机能够安全、稳定运行上发

8、挥一定的积极作用。参考文献[1]王攀、邓兆祥、刘永超、胡亮.内燃机机械噪声和燃烧噪声的识别分离[J].重庆大学学报.2010(5).[2]白景潇、曹贻鹏、张文平.内燃机燃烧噪声传递路径及评价[J].内燃机学报.2010(6).[3]张建华、覃冬月.内燃机噪声测试系统设计[J].大众科技.2013(11).作者简介:杜理平(1963一),男,T学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汽车结构分析与汽车检测技术。(上接35页)与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