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噪声测试与控制

机械噪声测试与控制

ID:38716427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8

机械噪声测试与控制_第1页
机械噪声测试与控制_第2页
机械噪声测试与控制_第3页
机械噪声测试与控制_第4页
资源描述:

《机械噪声测试与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机械噪声测试与控制结课论文姓名鄢小安专业班级机械08k1学号081904030127指导老师郑海民2011年10月4浅谈噪声的危害与控制鄢小安摘要:正噪声即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进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音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以及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音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关键词:噪声环境噪音源分贝危害噪音控制1、引言

2、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声。对噪声的感受因各人的感觉、习惯等而不同,因此噪声有时是一个主观的感受。一般来说人们将影响人的交谈或思考的环境声音称为噪声。从物理定义而言,振幅和频率上完全无规律的震荡称之为噪声。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论,凡是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噪声的显著特点是:无污染物存在、不产生能量积累、时间有限、传播不远、振动源停止振动噪声消失、不能集中治理。噪声来源于交通工具、工厂机器设备、建筑施工和人们的社会、家庭活动。噪声对人类的危害个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为对听力的损伤、睡眠干扰、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影

3、响。当人在100分贝左右噪声环境中工作时会感到刺耳、难受,甚至引起暂时性耳聋。超过140分贝的噪声会引起眼球的振动、视觉模糊,呼吸、脉搏、血压都会发生波动,甚至会使全身血管收缩,供血减少,说话能力受到影响。2、噪声的种类和来源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它们是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生活噪声。2.1交通噪声交通噪声主要是由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来的。如汽车、飞机、火车等都是交通噪声源。调查表明,机动车辆噪声占城市交通噪声的85%。车辆噪声的传播与道路的多少及交通量度大小有密切关系。在通路狭窄、两旁高层建筑物栉比的城市中,噪声来回反射

4、,显得更加吵闹。同样的噪声源在街道上较空旷地上,听起来要大5-10分贝。在机动车辆中,载重汽车、公共汽车等重型车辆的噪声在89-92分贝,而轿车、吉普车等轻型车辆噪声约有82-85分贝,以上声级均为距车7.5米处测量。汽车速度与噪声大小也有较.大关系,车速越快,噪声越大,车速提高1倍,噪声增加6-10分贝。2.2汽车噪声汽车噪声,主要来自汽车排气噪声。若不加消声器,噪声可达100分贝以上。其次为引擎噪声和轮胎噪声,引擎噪声在汽车正常运转时,可达90分贝以上,而轮胎噪声在车速为90公里/时以上时,可达95分贝左右。地铁、轻

5、轨噪声,地下风道风机(新风风机、活塞风机、事故风机、排风风机)。风量为20万m3/h,噪声为100~110dB(A)。地面进风口、出风口、风亭、风塔的风道内一般有消声器,地面风口噪声70~80dB(A),地铁车站机房空调系统地面设备冷却塔,热泵机组,水泵等。地下铁路的噪声来源与火车相似。因车辆在地道内行驶,噪声不易散失,对车厢内的人干扰较大。据英国实测,车厢内开窗时噪声高达102分贝。机场噪声,飞机噪声高达100~110dB,一般跑道长4公里,起降范围各5公里,长度方向约14公里,宽度方向约4公里,两条跑道间距2.2公里

6、。Lwecpn>70dB的面积约130平方公里。浦东国际机场第三条跑道噪声超标大于75dB。磁悬浮噪声,磁浮列车一般离地高15米左右。在地面上离地高1.5米,高速下为气流噪声,通过时间很短,只有几秒钟(125米/秒)。42.2工业噪声工业噪声主要来自生产和各种工作过程中机械振动、摩擦、撞击以及气流扰动而产生的声音。城市中各种工厂的生产运转以及市政和建筑施工所造成的噪声振动,其影响虽然不及交通运输广,但局部地区的污染却比交通运输严重得多。因此,这些噪声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应予重视。2.3生活噪声生活噪声主要指街道和建筑物

7、内部各种生活设施、人群活动等产生的声音。如在居室中,儿童哭闹,大声播放收音机、电视和音响设备;户外或街道人声喧哗,宣传或做广告用高音喇叭等。这些噪声又可以分为居室噪声和公共场所噪声两类,它们一般在80分贝以下,对人没有直接生理危害,但都能干扰人们交谈、工作、学习和休息。3、噪声控制一般的方法充分的噪音控制,必须考虑噪音源、传音途径、受音者所组成的整个系统。控制噪音的措施可以针对上述三个部分或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噪音控制的内容包括:(1)、控制噪声源。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

8、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2)、阻断噪声传播。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