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噪声测试

浅谈机械噪声测试

ID:39928885

大小:80.6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5

浅谈机械噪声测试_第1页
浅谈机械噪声测试_第2页
浅谈机械噪声测试_第3页
浅谈机械噪声测试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机械噪声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机械噪声测试、控制及应用综述:机械噪声是机械设备运转时,部件间的摩擦力、撞击力或非平衡力,使机械部件和壳体产生振动而辐射的噪声。  机械噪声的特性(如声级大小、频率特性和时间特性等)与激发力特性、物体表面振动的速度、边界条件及其固有的振动模式因素有关。齿轮变速箱、织布机、球磨机、车床等发出的噪声是典型的机械噪声。  提高机器制造的精度,改善机器的传动系统,减少部件间的撞击和摩擦,正确地校准中心调整好平衡,适当地提高机壳的阻尼等,都可以使机械振动尽可能地减低,这也是从声源上降低噪声的办法。下面将详细地论述机械噪声测试控制及应用。机械噪声测试噪声的测量主要是声压级、

2、声功率级及其噪声频谱的测量。一套声压级测量仪器包括传声器、声级计、频率分析仪、校准器等。声功率级不是直接由仪器测量出来的,是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测量的声压级计算出来的。可以利用声级计和滤波器进行简易的噪声频率分析,还可以将声级计的输出接信号分析仪进行精密的频率分析。 噪声常以分贝(dB)表示的A声级或声功率级作为评价标准,对不同的机械产品规定有相应的测量方法和容许标准。常用测量仪器有声级计、声功率计、频率分析仪和记录、显示仪器等。图示为噪声测量系统的组成。机械噪声声级计分为普通和精密两种,噪声测量常规定用精密的声级计。一般精密声级计只适用于测量稳态的或非稳态的连续噪声

3、,对脉冲噪声则应当用精密脉冲声级计测量。  频率分析仪完成对噪声的频谱分析,是分析噪声源的基本仪器,常用的有倍频程和1/3倍频程分析仪。需要进行较详细的频谱分析时可用窄恒定带宽的频率分析仪。  记录仪能自动记录噪声信号的时间历程或频谱,如电平记录仪。显示仪一般为示波器,用以观察噪声的波形。  为便于现场测量,常使用录音机或磁带记录仪,录下噪声信号后带回室内分析。  对于复杂噪声的测量分析,如随机噪声或周期性与随机性混杂在一起的噪声,则可将录下的噪声信号输入数据处理机,进行相关分析、谱密度分析等。  自从声强计出现后,噪声的评价标准有以声强级或声功率级取代A声级的趋势

4、。下面谈谈噪声测量应注意的问题1.测量部位的选取传声器与被测机械噪声源的相对位置对测量结果有显著影响,因而,在进行数据比较时,必须标明传声器离开噪声源的距离。(选取噪声测点的原则)2.测量时间的选取测量各种动态设备的噪声,当测量最大值时,应取起动时或工作条件变动时的噪声,当测量平均正常噪声时,应取平稳工作时的噪声,当周围环境的噪声很大时,应选择环境噪声最小时(比如深夜)测量。3.本底噪声的修正所谓本底噪声,是指被测定的噪声源停止发声时,其周围环境的噪声。测量时,应当避免本底噪声对测量的影响。(消除本底噪声的影响)4.干扰的排除电压不稳、气流、反射和传声器方向不同等因

5、素都会影响的噪声测量的结果。(如何排除上述干扰?)声功率的测量和计算在一定的条件下,机器辐射的声功率是一个恒定的量,它能够客观地表征机器噪声源的特性。但声功率不是直接测出的,而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由所测得声压级计算出来的,其方法如下:1.自由场法把机器放在室外空旷无噪声干扰的地方或在消声室内,即自由声场中。测量以机械为中心的半球面上或半圆柱面上(长机械)若干均匀分布点的声压级,便可以求得声功率级2.参考声源法二噪声的控制 机械噪声按声源的不同可分为3类。①空气动力性噪声:由气体振动产生,如通风机、压缩机、发动机、喷气式飞机和火箭等产生的噪声。②机械性噪声:由固体振动产生

6、,如齿轮、轴承和壳体等振动产生的噪声;③电磁性噪声:由电磁振动产生,如电动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产生的噪声。噪声控制  控制噪声的基本途径首先是控制噪声源,其次是控制噪声传播和噪声接收。①噪声源的控制:控制噪声源的振动是最根本的办法。一般措施包括:降低激励,如减小冲击力、对旋转质量作动平衡;在设备安装和零部件装配时进行正确的校准和对中;保证相对运动件结合面的良好润滑并降低结合面的表面粗糙度;电气部件间的电磁力平衡;采取减振和隔振措施,以降低辐射噪声的构件对激励力的响应,如改变构件的固有频率,增大振动件或整个机械系统的阻尼等。②噪声传播的控制:使噪声在传播途中衰减,以减

7、少传递到接收部分的能量。一般措施包括:对噪声源采用隔声罩;在噪声源与接收部分之间设置隔声障壁;在车间的四壁、顶板上加附吸声材料,在空间装设吸声板;针对某些设备安装消声器;合理选择新建厂厂址、合理布置车间建筑物等。③噪声接收部分的控制:噪声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对人体健康的保护。当控制噪声源和噪声传播不能满足要求时,长期处在90~100dB(A)噪声环境中工作或在高至115dB(A)强噪声环境中从事短期工作的操作者,可使用耳塞、耳罩和头盔等个人防护装置。此外,根据声波干涉原理用“反噪声”控制噪声的反噪声技术已开始试验研究,为噪声控制开辟了又一途径。 同水体污染、大气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