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程】2013高考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四第3讲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课件 .ppt

【导学教程】2013高考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四第3讲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课件 .ppt

ID:52257341

大小:901.5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20-04-03

【导学教程】2013高考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四第3讲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课件 .ppt_第1页
【导学教程】2013高考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四第3讲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课件 .ppt_第2页
【导学教程】2013高考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四第3讲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课件 .ppt_第3页
【导学教程】2013高考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四第3讲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课件 .ppt_第4页
【导学教程】2013高考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四第3讲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课件 .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学教程】2013高考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四第3讲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课件 .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讲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真题感悟自主学习导引答案A2.(2012·辽宁)如图,直三棱柱ABCA′B′C′,∠BAC=90°,AB=AC=λAA′,点M,N分别为A′B和B′C′的中点.(1)证明:MN∥平面A′ACC′;(2)若二面角A′MNC为直二面角,求λ的值.解析(1)证明 证法一连接AB′,AC′,由已知∠BAC=90°,AB=AC,三棱柱ABCA′B′C′为直三棱柱,所以M为AB′的中点.又因为N为B′C′的中点,所以MN∥AC′.又MN⊄平面A′ACC′,AC′⊂平面A′ACC′,因此MN∥平面A

2、′ACC′.证法二取A′B′的中点P,连接MP,NP.而M,N分别为AB′与B′C′的中点,所以MP∥AA′,PN∥A′C′,所以MP∥平面A′ACC′,PN∥平面A′ACC′.又MP∩NP=P,因此平面MPN∥平面A′ACC′.而MN⊂平面MPN,所以MN∥平面A′ACC′.(2)以A为坐标原点,分别以直线AB,AC,AA′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如图所示.设AA′=1,则AB=AC=λ,应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是高考的必考考点,空间向量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求空间的

3、角的大小.解题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计算失误.考题分析网络构建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利用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例1】如图所示,在底面是矩形的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E、F分别是PC、PD的中点,PA=AB=1,BC=2.求证:(1)EF∥平面PAB;(2)平面PAD⊥平面PDC.[审题导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后,使用向量的共线定理证明∥即可证明第(1)问,第(2)问根据向量的垂直关系证明线线垂直,进而证明线面垂直,得出面面垂直.【规律总结】用空间向量证明位置关系的方法(1)线线平行:欲证直线与直线平行,

4、只要证明它们的方向向量平行即可;(2)线面平行: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用共面向量定理,证明平面外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两相交直线的方向向量共面;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3)面面平行:平面与平面的平行,除了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转化为线面平行外,只要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即可;(4)线线垂直:直线与直线的垂直,只要证明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5)线面垂直:用线面垂直的定义,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5、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6)面面垂直:平面与平面的垂直,除了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转化为线面垂直外,只要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即可.【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在底面是正方形的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BD交AC于点E,F是PC的中点,G为AC上一点.(1)求证:BD⊥FG;(2)确定点G在线段AC上的位置,使FG∥平面PBD,并说明理由.解析(1)证明以A为原点,AB、BD、PA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

6、标系A-xyz,如图所示,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则A(0,0,0),B(1,0,0),C(1,1,0),D(0,1,0),考点二:利用向量求线线角、线面角【例2】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PA=AD=2,AB=1,BM⊥PD于点M.(1)求证:AM⊥PD;(2)求直线CD与平面ACM所成角的余弦值.[审题导引]建立坐标系,求出平面ACM的法向量,利用向量法求直线CD与平面ACM所成角的余弦值.[规范解答](1)证明∵PA⊥平面ABCD,AB⊂平面ABCD,∴

7、PA⊥AB.∵AB⊥AD,AD∩PA=A,AD⊂平面PAD,PA⊂平面PAD,∴AB⊥平面PAD.∵PD⊂平面PAD,∴AB⊥PD.∵BM⊥PD,AB∩BM=B,AB⊂平面ABM,BM⊂平面ABM,∴PD⊥平面ABM.∵AM⊂平面ABM,∴AM⊥PD.【规律总结】向量法求线线角、线面角的注意事项(1)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根据对称性原则,使尽可能多的点在坐标轴,易于求各点的坐标;(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θ,主要通过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α求得,即sinθ=

8、cosα

9、.【变式训练】考点三:利用向量

10、求二面角【例3】(2012·泉州模拟)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90°,D为棱BB1上一点,且面DA1C⊥面AA1C1C.[审题导引](1)取AC的中点F,A1C的中点E,利用BD綊EF证明;(2)以D为原点建系,设出相关点的坐标,利用公式求解.[规范解答](1)证明过点D作DE⊥A1C于E点,取AC的中点F,连BF、EF.(2)建立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