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212607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5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摘要:教学具有极高的智力价值,数学又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数学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广大教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235-01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最初阶段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动手是意识的伟大的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应根据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鼓励学
2、生动手画图,独立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如在初中数学应用题部分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类问题:若a、b沿圆周以匀速相对运动,开始时它们位于一直径的两端点同时运动,首次相遇时b已行了100米,第二次相遇时a还差60米走完一圈,那么这个圆周长是多少米?这道题显然属于方程应用题中的行程问题,这类问题最基本的等量关系式为:距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但这道题学生拿到手靠这个等量关系是解决不了的。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动手画图,就可以发现这类问题有一个特殊数量关系,从中总结出规律:若二人同时、同地、背向发出的圆周运动,第一次相遇时两人所走过的路程之和正好为一圈。这
3、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从“形”到“质"建立了清晰的表象,促进了形象思维向抽向思维的转化,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还可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第二次、三次、四次相遇两人走过的路程关系。发现了这个规律以后,上面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设第一次相遇时a已走了X米,那么第一次相遇两人共走了半圈,即(X+100)米;当第二次相遇时他们共同又走了一圈,即总共走了一圈半,(三个半圈)因a、b是匀速运动,这里a总共走过了3X米,由此可得到一圈为(3X+60)米。这样就可以列出下列方程:3X+60=2(X+100)解得X=140(米)。那么一周为3X+60=480(米)。
4、其次,在数学课堂中,还要借助直观教具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小学生常常是以直观、形象的特征发现事物的规律。如果在课堂上直观教具利用得好,就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动的表象,活跃了思维,从而使记忆更加深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们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就可以让学生剪出形状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纸板,然后将同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就很容易发现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构成一个平角,从而得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o总之,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和直观教学,使学生在对事物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力、动手能力,启发学生求知欲,帮
5、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大大地促进了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