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

咕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

ID:52059771

大小:12.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2

咕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_第1页
咕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_第2页
咕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咕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咕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组织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2.指导读好这些词语或短语:咕咚、木瓜、逃命、野牛、大象、拦住、拔腿就跑、可怕极了。 二、整体读文,理解内容。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2)课件出示木瓜图,认识木瓜。 2.读2~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4自然段,想一想: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为什么跑? (2)引导想象:在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的眼中,咕咚是什么样的东西? (3)小结:是呀,在他们的心中咕咚一定是很可怕,所以它们才会一边跑,一边喊:“咕咚

2、来啦!咕咚来啦!”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 4.教师:其实,这些动物见过咕咚吗? 5.讨论:为什么兔子、狐狸、猴子、小鹿都吓得跑起来? 6.全班齐读5~7自然段。 (1)指名反馈:野牛为什么没跟着跑? (2)教师:对,野牛想弄清这咕咚到底是什么,结果真相大白了,那么这咕咚是什么呀? (3)理解“拦住”。 7.分角色读课文。 8.谈收获: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9.教师小结。你看,兔子没弄清什么是咕咚就乱跑,猴子、小鹿自己没看见,只是听见别人喊也跟着跑起来,结果呢?唉,虚惊一场。 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学生分

3、小组试讲故事。 2.小组推选代表上台讲故事。 3.以八个同学为一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教学反思:童话故事的教学运用“角色演评”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童话隐含的思想情感得到内化和升华。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展开想象,进行角色表演。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后,可让学生进行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点,使学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评点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