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课堂的实践和思考.ppt

语用课堂的实践和思考.ppt

ID:52057255

大小:254.0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20-03-31

语用课堂的实践和思考.ppt_第1页
语用课堂的实践和思考.ppt_第2页
语用课堂的实践和思考.ppt_第3页
语用课堂的实践和思考.ppt_第4页
语用课堂的实践和思考.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用课堂的实践和思考.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用课堂的思考和实践江苏丹阳实验小学张学伟一、重构语文课堂(一)反思一:语文课堂的问题——仍然是讲课文。语文课堂的主要形态仍然是讲课文。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主要也是聚焦在如何讲好一篇篇课文,怎样提高讲课文的效率。语文教学竞赛,也是在比谁讲得精彩,讲得有深度,有新意,有水平,谁能讲得听课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语文课程应该建构“理解”和“运用”并重,并且朝向“运用”的课堂形态。(二)反思二:语言教育不是文学教育:语言教育重在应用,重在表达;文学教育重在审美,重在欣赏;语言教育讲究“训练”,文学教育注重“感悟”。评价语文教学的依据:主要观察对象不是教师在课堂里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习后在语文

2、知识或语文学习行为上有什么收获,发生了哪些变化。现代课程论之父泰勒:“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三)反思三:重构语文课堂,我们应该做什么重构语文课堂,就必须:1、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变“阅读核心”为“读写并重”指向“表达”2、在教材编写上,变阅读本位的目标隐性的“阅读教材”为听说读写并重目标显性的“语文教材”3、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变“阅读主导”为“表达主导”4、在教学内容上,变“理解课文”为注重“读写结合”的实践活动。二、建设语用课堂(一)我的教学主张:(1)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为使用语言而学习语言)(2)学习语言

3、的主要途径是习得(在使用语言中学习语言)(3)学习语言的主要方法——课内得法,课外得益(二)语文的三个意识整体意识【不同于90年代专注于一词一句的零碎的语言文字训练,而是注重整体情境的创设和学生语文储备和生活经验的唤醒】训练意识【不同于90年代的机械枯燥形式单一的、脱离文本和生活的脱离整体语境的点的训练,而是紧扣课文和生活实际的、拥有整体语境的字词句篇的表达感悟和语言实践,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鲜活生动的,深刻有效的。】学生意识【不是口头上,而是语言训练的情境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激发学生语言储备的,一句话,让学生有话可说的】(三)凸显语言中心(1)吃准学段目标阅读学段目标低段凸显字

4、词教学和朗读教学中段凸显词句和段的教学高段凸现表达方法的领悟,读写结合习作学段目标低段以句子练习为主【一句到多句到一段,学写简单的日记、短文】中段以构段训练为主【小练笔以片段为主;大作文写实、想象、日记并重】高段以谋篇为主【记实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应用文】(2)把握教材特点以语言对话学习为重点——《陶罐和铁罐》《船长》《鞋匠的儿子》以人物行为动作学习为重点——《最后的姿势》【护】《林冲棒打洪教头》《燕子》以心理变化描写学习为重点——《穷人》《凡卡》以情节推动学习为主——《爱之链》《半截蜡烛》以环境渲染学习为主——《爱如茉莉》《手术台就是阵地》《桥》——一课三品【1、品细节描写——

5、抓语言动作神态感受老支书的形象;2、品环境描写——体会对人物形象的熏染烘托;3、品结尾——设置悬念,文似看山不喜平】(四)实现华丽转身教材仅仅是个例子——向数学教学学习教语文不教课文,用教材不教教材教课文:以思想内容的理解为主要目标以文本的深入解读来组织教学课堂表现为引导学生感悟教师的感悟教语文:以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围绕“语言运用”的活动来组织教学课堂表现为学生以课文为材料进行语言实践(五)回归语言训练训练,是语文教学立身之本;语言,只有通过训练才能习得。“训练”在九十年代是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词。1992年颁发的《教学大纲》中,“训练”一词出现近20次。21世纪,

6、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词改换成“语文素养”,课堂教学中“人文感悟”“文本对话”成为热点,而“语文训练”遭边缘化。有人甚至将“语文训练”视作应试教育的产物而大加批评,“训练”一词几乎成为语文教学的忌讳。近年来,训练大有回归之势,课堂上,教师们开始关注文本的语言现象,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对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表达上。1、训练承担的误解和冤屈(1)繁琐机械、枯燥乏味的纯工具性训练,使语文的人文性缺失。质疑的焦点是反对纯技术性的语训练,是离开了人文性的纯工具性训练。其实这是一种割裂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二元看法,其要害是将原本就融合为一体的语文课程特性的两个方面人为地对立起来。(2)大量重复的训

7、练,使学生成为做题机器,丧失了语文的美感和魅力。质疑的焦点是训练的形式和效果。语文课效率不高的归因恰恰是课堂内语文训练的缺失。训练方法的单一和孤立是主要问题,一场多样化的整合的训练。教师如果能够有训练意识,自觉地平衡阅读和表达时间,并且坚持不懈地以表达为重点开展教学,那么就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行之有效的表达训练方法,这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将会产生积极的效果。(2)语言训练的三个维度理解、积累、表达【核心是“学习语言的运用”】A、理解感悟也是一种语文训练,是语文训练的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