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静脉营养用于低体重儿中的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静脉营养用于低体重儿中的临床观察静脉营养用于低体重儿中的临床观察摘耍:目的:观察静脉营养用于低体重儿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6例低体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采用静脉营养支持,以及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肠外营养支持,记录两组患儿体重增加,对数据进行比较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静脉营养支持的观察组临床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营养用于低体重儿的营养支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静脉营养;低体重儿;肠外营养目前,随着医学科技的
2、发展,产科及儿科临床经验的积累,低体重儿的生存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然而,对于营养状态不良的低体重儿,高效安全的营养支持方法对其存活和健康发育至关重耍[1,2]o本次研究以46例低体重儿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和比较了静脉营养及肠外营养用于低体重儿临床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旨在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依据,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科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6例低体重患儿,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10例,胎龄29〜35周(平均33.5±1.5周),
3、体重(1.00~1.40)kg,平均(1・25±0・15)kg;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11例,胎龄30〜36周(平均33.0±1.7周),体重(1.10〜1.40)kg,平均d.30±0.10)kgo两组低体重儿性别、胎龄、体重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下表。1.2方法1.2.1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静脉营养支持,由有经验的护理人员配制成全营养液,经外周静脉进行二十四小时匀速输注,于出生后第二天按热卡70kcal/(kg・d),脂肪乳0.5g/(kg・d),氨基酸0.5g/(kg・
4、d)开始,每日增加脂肪乳0.5g/(kg•d),氨基酸0.5g/(kg•d),脂肪乳增加至2.3g/(kg•d),氨基酸增加至2.5g/(kg•d)达到最大剂量,同时补充电解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视患儿胃肠功能状况逐渐恢复经口进食。对照组经口喂养,营养成分控制与观察组相同。1.2.2疗效判断显效:体重以每H10-30g的速率增加;有效:体重增加,但未达到每H10-30g的速率;无效:体重未见增加,甚至有所下降。1.2.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釆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
5、数据组间比较釆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本次研究屮,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2例,无效0例,显效率为91.3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1例,显效率为60.87%。两组显效率经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下表。3.讨论一般认为,新生儿胃肠道组织发育尚未成熟,肠内营养方式有助于胃肠道组织直接吸收营养物质,保持胃肠黏膜正常的结构及功能,同时肠内营养有助于消化液的分泌及胃肠道激素的释放,促进黏膜细胞发育成熟,刺激胃肠蠕动,增进胆囊收缩,加强免疫功能,增加胃肠道血
6、流量,最终形成完善的消化道功能。而且,长期肠外营养会加大肝脂肪变、胆红素升高、胆汁淤积等肝胆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对于大多数新生儿,肠内营养方式更加安全可靠[3,4]o但是,对于生存率远低于正常新生儿的低体重儿,肠内营养难以供给短期内大量的营养需求,且低体重儿吸吮能力低下,相当一部分无法通过经II喂养获取足够的营养。而且,低体重儿体内糖原储备有限,一旦热量缺乏,不仅正常的生长受到影响,尚未发育成熟的免疫系统功能将进一步下降,加大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严重威胁低体重儿的生命健康。因此,对于此部分新生儿,静脉营养支持是较好的
7、选择。作为一种常用的营养支持方式,静脉营养支持能够供给足够的能量,降低新生儿内源性消耗及组织分解代谢,从而增加体重,得以正常发育[5]。静脉营养支持除供给糖分、脂质、氨基酸这三种基本营养元素之外,还可以提供微量元素、电解质、维生素等经口喂养方式难以精确配比的必需营养元索,使营养支持史加科学有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静脉营养用于低体重儿的营养支持效果显著,显效率达到90%以上,因此我们认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低体重儿的早期营养支持应尽量选择静脉营养。综上所述,静脉营养用于低体重儿的营养支持,能够在短吋间内供给足够
8、的营养物质,同时能够达到科学的营养配比,且在合理的支持周期中,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静脉营养支持不仅提升了低体重儿的牛存率,还改善了低体重儿的营养状态,保证其健康生长发育,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江泓,张金蓉,刘孝桥等•早产低体重儿早期喂养的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2):250-252.[2]党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