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972373
大小:900.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3-26
《物流服务营销教程课件 第6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物流运输配送服务管理与营销第一节物流运输、配送服务概述第二节物流运输服务类型第三节物流配送服务类型第四节物流运输、配送服务成本控制第五节物流运输、配送服务质量管理第六节物流运输、配送服务营销策略◆知识导航物流运输是现代物流的业务核心,是物流运作与管理不可缺少的一环。物流运输、配送服务管理与营销在完成商品空间上的实体移动的同时,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用。在本章中,通过对运输、配送服务相关概念的介绍,帮助同学们对运输服务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学习目标1.掌握运输、配送服务的内容;2.掌握运输、配送的相互关系;
2、3.掌握运输、配送服务成本的构成;4.了解运输、配送服务营销策略;第一节物流运输、配送服务概述一、运输的概念与地位二、配送的概念◆运输的概念与地位(一)运输的概念运输是指物品借助于运力在空间上所发生的位置移动。具体地讲,运输就是通过各种运输手段使货物在物流节点之间的流动,以改变物品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虽然运输过程不产生新的物资产品,但它可实现物流的空间效用。◆运输的概念与地位(二)运输的功能与原理在物流管理过程中,运输主要提供两大功能:物品
3、移动和短时储存。运输原理指导运输管理和营运的两条基本原理分别是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配送的概念(一)配送的概念关于配送,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有的从功能上给出定义,有的则包括作业过程,甚至有的还对作业范围和作业地点进行了规定。◆配送的概念(二)配送的内涵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配送的定义,配送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配送是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的2.配送是“配”与“送”的有机结合3.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进行4.处于末端的线路活动◆运输、配送的相互关系(一)运输和配送都是线路活动物流活动根据物品是否产生位置
4、移动可分为两大类,即线路活动和节点活动,产生位置移动的物流活动称为线路活动,否则为节点活动。◆运输、配送的相互关系(二)运输与配送的差别运输和配送虽然都是线路活动,但它们也有区别。运输与配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范围不同2.功能上存在差异3.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不同第二节物流运输服务类型一、运输服务方式及特点二、运输服务方式的选择三、运输合理化的意义四、实现运输服务合理化的途径◆运输服务方式及特点运输服务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不同运输方式,各种运输方式提供的运输服务类型各有其特点
5、。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既存在竞争的关系,也有着互补的协作关系。◆运输服务方式的选择(一)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选择正确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应考虑以下因素:1.价格2.运输时间3.灭失与损坏◆运输服务方式的选择(二)运输方式的选择1.单一运输方式的选择2.多式联运的选择3.运输中间商的选择4.自用运输的选择◆运输合理化的意义(一)不合理运输1.返程或起程空驶2.对流运输3.迂回运输4.重复运输5.倒流运输6.过远运输7.运力选择不当8.托运方式选择不当◆运输合理化的意义(二)运输合理化的意义1.合理运输,有
6、利于加速再生产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2.合理运输,能节约运输费用,降低物流成本。3.合理运输,缩短了运输时间,加快了物流速度。4.运输合理化,可以节约运力,缓解运力紧张的状况,还能节约能源。◆实现运输服务合理化的途径(一)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二)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求得合理化(三)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四)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五)尽量发展直达运输(六)配载运输(七)“四就”直拨运输(八)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九)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
7、理化配货与配载配送线路类型配送运输的基本作业流程配送运输的概念二一四三第三节物流配送服务类型◆配送运输的概念(一)配送运输的概念(二)影响配送运输的因素(三)配送运输的特点123123◆配送运输的基本作业流程(一)划分基本配送区域(二)车辆配载(三)暂定配送先后顺序(四)车辆安排(五)选择配送线路(六)确定最终的配送顺序(七)完成车辆积载(一)往复式行驶线路(二)环形式行驶线路(三)汇集式行驶线路◆配送线路类型◆配货与配载(一)配货与配载概念(二)配货方法第四节物流运输、配送服务成本控制二、影响运输、配送
8、成本的主要因素三、成本控制一、运输、配送成本的构成1234◆运输、配送成本的构成(一)变动成本(二)固定成本(三)联合成本(四)公共成本(一)积载能力因素(三)责任(四)市场因素(二)搬运方式传播迅速◆影响运输、配送成本的主要因素◆成本控制(一)对长途运输尽可能采用装载量大的运输工具,提高运输效率(二)采取共同配送,实现规模效益(三)利用托盘制与联合运输的结合提高搬运效率(四)提高运输设备的利用率(五)加强网络建设,形成稳定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