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924490
大小:1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9
《同类项的教学设计和反思【精品资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同类项的教学设计和反思一、内容简介二、本节内容人教版第二章第二节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关键信息: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提出什么是同类项。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二、学情分析:1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同类项的定义。%1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正确应用。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在学习合并同类项之前,学生己经能够理解什么是同类项。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什么是同类项到怎样合并同类项的应用。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一)教学冃标:1、经历探索合并同类项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2、懂的什么是同类项,并能运用同类项进行简单的计算。(二)知识与技能:经历由一般的简化同类项探究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并给公式的丿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数学思考: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学
3、信息,并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服的猜测;(四)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五)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勇气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有效的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耍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
4、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四、教学重点;合并同类项的应用。五、教学难点;掌握多项式中字母表达式的意义及进行简化的方法六、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本节的教学过程,要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尊重和口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结论和对自己的超越,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作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学生是学习
5、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2、釆用“问题情景一探究交流一得出结论一强化训练”的模式展开教学。充分利用动手实践的机会,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3、教学评价方式:(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归纳、应用
6、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2)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揭示思维过程,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3)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七、教学媒体:投影仪八、教学和活动过程:1、整个教学过程叙述:教材“合并同类项"内容一课时。2、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提出问[引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同类项吗?什么是同类项呢?<-)分析问题1、[学生回答]分组交流、讨论同类项特点(1)显性的特点。外貌相似(2)隐性的特点。经过
7、简单运算之后是系数可以不同,但字母和它的指数不变。2、[学生回答1总结同类项的语言描述:〈三〉解决问题:举例,给学生列出合并同类项的具体过程(略)〈四〉[学生小结]提问学生,使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对合并同类项的感受。〈五〉学生自我评价[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合并同类项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人胆探索,I才I结协作共同取得了进步。〈六〉[作业]给学生布置作业,下一次课检查作业。〈七〉课后反思本节课虽然算不上课本中的难点,但在这一章中是个重点。它是以后学习的基础。学生需
8、要熟练掌握,以提高运算速度。授课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总结,让学生说明运用公式过程屮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特别注意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