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融合内固定术融合节段对相邻节段退变影响临床研究

腰椎融合内固定术融合节段对相邻节段退变影响临床研究

ID:5191091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5

腰椎融合内固定术融合节段对相邻节段退变影响临床研究_第1页
腰椎融合内固定术融合节段对相邻节段退变影响临床研究_第2页
腰椎融合内固定术融合节段对相邻节段退变影响临床研究_第3页
腰椎融合内固定术融合节段对相邻节段退变影响临床研究_第4页
腰椎融合内固定术融合节段对相邻节段退变影响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腰椎融合内固定术融合节段对相邻节段退变影响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腰椎融合内固定术融合节段对相邻节段退变影响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融合节段的长短与相邻节段退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8年5月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69例腰椎退行性变患者,将其按融合节段数分为A、B、C三组:单节段融合24例为A组;双节段融合26例为B组;多节段融合19例(3个节段及以上)为C组。分别在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测量X线片上固定节段上位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椎体滑移距离、腰椎前凸角、腰骶关节角,并通过影像学评价标准评定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分析融合节段数与邻近节段退变的关系。结果:随访时间为18~72个月,

2、平均为31.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无神经损害加重症状。末次随访时,A组有2例(8.3%)出现上位相邻节段影像学退变,B组为4例(15.4%),C组为4例(21.1%)。A、B两组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2)向前或向后滑移>4mm;(3)过伸过屈位X线片上,相邻椎体角度变化>10°;(4)CT或MRI检查提示椎间盘突出症或椎管狭窄症;(5)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6)骨赘形成>36mm;(7)脊柱侧弯;(8)压缩骨折。融合部位的邻近节段具有上述标准之一即可确认为相邻节段退变

3、。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C组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腰椎前凸角均增加,C组增加显著,较A、B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3讨论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是当前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标准手术方式,随着手术技术和内固定材料的不断改进,其融合率不断提高。然而,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SD)的发生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ASD概念包括影像学ASD和临床症状ASD两种,本文所指的是前者,即脊柱融合术后融合

4、节段相邻的椎间盘、椎间小关节等结构的影像学退变。目前关于ASD发生的影响因素还不统一,一般认为其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术前骨质疏松情况及是否有退变等,手术因素如融合节段长短、手术方式及椎间隙过度撑开等[4-6]。6融合节段的长度是否对ASD的发生产生影响目前仍存在争议[7]。一般认为,融合节段数越多,邻近节段越易出现不稳与退变。长节段的融合增加了邻近节段的瞬间运动载荷,而且使脊椎本身不能按照正常生理弯曲塑型,邻近节段应力集中,加速退变[8-9]。Eck等[10]通过生物力学研究发现,脊椎融合后邻近节段的压力、活动度和椎间盘内压明显增加,这些因素长期作用将

5、导致ASD的发生。Okuda等[11]学者通过临床研究同样发现长节段的融合是导致ASD发生的因素,同时指出术中减压节段不能超过融合节段,否则更容易增加邻椎退变。本研究通过随访69例患者,对比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影像学资料,结果发现ASD的发生率与融合节段有密切关系。单节段融合ASD的发生率为8.3%,双节段为15.4%,多节段(3个及以上节段)为21.1%。双节段与单节段AS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节段者,ASD发生率与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病例数的选择和随访时间长短有关。研究结果显示,融合节段是ASD发生的影响因素,融

6、合节段越多,ASD发生率越高,当融合3个及以上节段时,差异更明显。本文的结果与国内外许多学者报道的基本一致[12]。所以,在脊柱融合术前,充分考虑患者年龄、性别、骨质疏松等情况外,尽量选择短节段融合,这将有助于减少或延缓融合区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6  ASD的发生是否会影响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的远期疗效,目前还存在争议[13]。不少学者认为邻近节段退变与术后临床效果无相关性[14]。Hayashi等[15]对32例腰椎后外侧融合患者平均随访4年,发现46.8%的病例发生了明显的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但与临床疗效之间无相关性。然而,也有学者认为ASD是影响腰椎融合术后疗效

7、的重要因素之一[2]。本研究选取的病例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神经损害加重症状,ASD的出现是否影响术后患者临床功能恢复,有待进一步随访研究。参考文献[1]陈柏龄,魏富鑫,植山和正,等.腰椎单阶段固定融合术后上位相连阶段退变及其临床疗效的关系[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2):108-112.[2]StoffelM,BehrM,ReinkeA,etal.Pediclescrew-baseddynamicstabilizationofthethoracolumbarspinewiththeCosmic-system:aprospectiveobservat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