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课题研究计划.doc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课题研究计划.doc

ID:51841361

大小:2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6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课题研究计划.doc_第1页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课题研究计划.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课题研究计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课题研究一、问题初步归因分析以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阶段的新的划分所提示的特征和规律为理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为准则,以目前我校学生的思想实际为实践依据,以未来社会对少年儿童的要求为教育目标,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为目的,积极的探索小学阶段道德生活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以凸现个性,培养一代新人。二、解决问题主要措施(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1、充分利用班队会、思品、等课程,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

2、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2、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之中。(二)组织各种班队活动,落实“行”的要求。积极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健全广阔的少先队活动阵地,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钩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2、坚持每周一次班会制度,总结本周本班养成教育工作情况,安排下周工作。每月最后一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讨论会,进行一次阶段性班内总结。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办好黑板报等宣传阵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4

3、、寓“小学生常规”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队员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三、项目研究进程、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1、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开题计划、实验成果总结等。2、案例分析。3、学生相比上学期的行为习惯上有显著进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